徐少義 于峻峰
提升服務“三農”能力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
農行吉林省分行全力打造縣域主導銀行
農行吉林省分行認真貫徹“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服務”三農“改革發展”蘭州會議精神,圍繞全行明年“強化優勢、縮小差距、堵塞漏洞”的總體工作思路,從提升整體競爭力的角度,優化城鄉市場結構,力爭到2010年末50%以上的縣域支行成為縣域主導銀行。
該行以擴大服務“三農”覆蓋面為目標,不斷提高惠農卡和農戶小額貸款普及率。一是多功能廣覆蓋。以做實貸款功能為重點,實現代理支付、轉賬結算、消費理財等功能分別覆蓋相關細分市場。二是滿足有效需求。切實幫助農戶解決融資難和其他金融服務問題,不盲目追求發卡規模和數量,避免發空卡和睡眠卡。發揮各級政府、經濟組織、相關部門的作用,繼續探索和推廣多樣化的農戶貸款間接營銷模式,提高服務“三農”的組織化程度。三是項目推進。以代理項目為切入點,加強銀政、銀企合作,依托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龍頭企業、合作社和信用社等,共同為不同的“三農”細分市場打造多元化服務渠道,方便農戶融資、交易、結算、消費。四是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市場,兼顧一般市場,因地因行制宜。
通過大力推進惠農卡和農戶貸款廣覆蓋工作,著力構建中高端核心客戶群體。到2010年末,全行惠農卡發卡量達到240萬張,覆蓋全省農戶70%以上;其中:授信農戶31萬戶,授信80億元左右。縣域和“三農”存款、貸款、中間業務核心客戶群體達到120萬戶左右,其中對公客戶3萬戶左右,個人客戶117萬戶左右。
擴大縣域業務覆蓋面,進一步拓展非農戶業務市場。該行一是大力支持縣域財政支柱型企業。縣域貸款增量主要投向優質法人客戶,帶動負債和中間業務全面發展。二是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重點,積極支持農村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涉及的“十大”子工程、29個重點項目。加強與省交通廳合作,積極服務農村道路“村村通”和“進屯入戶”工程建設。重點支持有穩定回報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前景明確、回報充足、風險可控的小城鎮建設和農村泥草房改造,選擇重點縣域,支持符合標準、效益良好的縣域房地產開發項目。三是服務民生,支持公共事業發展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與供銷社合作,大力支持“新網工程”建設。全面摸清農產品批發市場情況,逐一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每個縣域支行都營銷一家縣域內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二甲醫院,密切關注縣城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項目,在還款來源有保障的前提下積極介入。四是大力開發個人消費貸款市場,發展縣域個人信貸業務。,大力發展以公務員、教師、醫生等收入穩定、信用良好的優質個人客戶綜合消費貸款;對我行支持的縣域房地產開發項目做好個人按揭貸款;對小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種養大戶等適度擴大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規模。五是以強化金融同業合作為重點,聯手打造縣域金融體系新格局。
以畜牧業貸款中心為平臺,打造一流的畜牧業貸款專業服務體系。該行將發揮畜牧業貸款中心專業化服務優勢,深入研究畜牧業市場發展趨勢和金融需求,以養殖戶為重點,加強與擔保機構、畜牧業管理部門、畜禽良種繁育、疫病防控、科研等部門合作,實現畜牧業組織化、規范化、集約化經營,助推吉林省畜牧業形成品牌優勢、規模效益優勢,進而打造國內外市場競爭優勢。探索“農行+畜牧業管理機構+擔保公司+農戶”模式,開發與專業化畜牧業擔保公司相配套的畜牧業貸款產品,逐步建立完善的畜牧業金融服務體系。
堅持城鄉聯動發展,拓寬涉農概念市場。該行一是履行好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使政府在城市優質客戶和項目資源上向農行傾斜。二是積極參與和爭取地方政府補貼的招投標項目。爭取獲得代理財政補貼支付權。三是對跨城鄉的集團性客戶,為客戶城鄉雙向流動提供全方位、跨區域金融服務。一企一策,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通過縣域行對客戶的良好服務提升城市行的業務拓展能力。同時,強化風險管理,確保“三農”業務可持續發展。。一是嚴格農戶貸款準入標準,賦予“四個合格”新內涵。二是嚴控農戶貸款信用風險,建立多重風險保障體系。三是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高“三農”業務風險防范技術含量。四是建立外部宣傳溝通機制,切實防范社會聲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