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克 李元明 王敬紅
2009年10月,吉林省蛟河市信用聯社風險法規部在與蛟河市人民法院協調清收貸款時,得知蛟河法院將在近期成立審前調解機構,重點處理法律關系清楚,沒有重大分歧,能夠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案件。得到這一消息后,蛟河聯社風險法規部立即向聯社領導匯報,在取得聯社領導同意后,積極與法院立案廳溝通,并達成共識,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以“講誠信,依約還款,構建和諧信用社會”的審前調解活動。
為了能夠開展好此次活動,蛟河法院調出基層執法工作經驗豐富和年輕有學識的同志組成調解小組。蛟河聯社風險法規部也從信用關系較差的池水、拉法、奶子山、前進四家信用社選出有代表性的18筆,金額42.8萬元貸款,進行了立案調解的試點。
調解工作于2009年10月27日正式開始。河南街池水村貸戶劉某于2006年12月13日在池水信用社貸款6,000元,信貸員多次到家中催要貸款,劉某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還款,通過調解員的認真調解,信用社和貸戶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劉某同意將貸款于2009年10月30日將所欠貸款本息和訴訟費到信用社一次還清。
前進鄉額勒赫村村民郭某于2006年12月24日在前進信用社貸款15,000元,約定還款日期為2008年3月1日。該貸款到期后,信貸員多次進行催收,但郭某總以沒錢為由賴賬不還。11月4日上午,聯社風險法規部、信用社主任、信貸員和法院調解小組一起到貸戶郭某家中,對此案件進行調解。
當法院調解人員將起訴狀交給郭某后,郭某態度非常堅決:現在沒錢還款,也不同意調解。在調解進入僵局的時候,郭某的妻子從外面回來,見法院來人了,情緒變的非常激動,大聲說道:“我們沒錢還,法院愛怎么判就怎么判!”同時還對郭某說:“貸款我沒用,你要是用家里東西還款就離婚!”郭某聽了情緒也變的異常激動,兩人大吵起來。
面對這樣的局面,法院調解員和信用社人員又一起開始了苦口婆心的勸解。耐心和他們講還款的好處。經過努力,郭某妻子的態度緩和了,同意還款,并達成還款協議: 11月8日前償還5,000元,剩余本息最晚在今年年底前結清。
截至11月5日,法院調解并送達了18戶,貸戶已依約還款7戶,還款金額11萬元,收到了較好效果。
通過試點,蛟河聯社了解到此種調解程序的優點。一是程序簡易,不用走開庭、指證、辯論等一些復雜的程序,調解書直接可起到判決的作用。二是時效性好,因為到農戶家中現場進行調解,當事人雙方直接在調解小組的工作下達成協議,節約很多程序上的時間。三是調解不成,要直接送達不影響案件走正常程序。鑒于存在上述優點,經聯社領導同意,風險法規部將繼續和法院合作,把現場調解活動在全轄展開,為蛟河聯社旺季不良貸款回收掃清障礙,為構建和諧社會,打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