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珂 徐世艷 侯倩倩 趙澤民
【摘要】 隨著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文章針對這一實際情況,介紹了我國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保障,并提出了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如正確引導,提高認識,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強領導,建立反饋機制,確保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組織開展各項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規宣傳和科普活動,營造良好工作氛圍等,以促進生物技術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農業轉基因生物 安全管理 政策保障 對策措施 宣傳
像任何一種新技術剛剛出現一樣,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在給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轉基因安全問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農業轉基因生物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構成的危險或潛在的風險[1]。隨著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應用的不斷擴展,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做好宣傳工作,提高認識,對于保障人體健康和動植物、微生物的安全,保護生態環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發展的政策保障
為了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2001年5月9日,國務院第3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部根據該條例,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對實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進口、標識、加工安全管理等制度作出了詳細規定[2]。2009年2月20日,為切實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促進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和產業健康發展,農業部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這些政策的實施,既提高了科學的審批水平,保障了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又把握了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趨勢,促進了生物技術產業健康發展。
2.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2.1 正確引導,提高認識,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工作
農業轉基因技術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趨勢,它不但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核心,而且是目前農業科技領域最具活力的技術。運用農業轉基因技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緩解食品短缺,而且還能增強農作物的抗性、提高農產品品質、改善生態環境等。如將抗草甘膦的基因轉入大豆,使大豆對這種除草劑產生抗性,從而大大簡化了控制大豆雜草的措施[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雖是一個科學問題,但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問題。因此,在開展科普宣傳或新聞報道時,要注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知識性,以正確的輿論引導,普及相關科學知識,提高公眾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認識,保障農業轉基因生物正常有序地開發、生產、應用[4]。
2.2 加強領導,建立反饋機制,確保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是當前形勢的迫切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將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單位,具體到人頭,確保農業轉基因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信息反饋制度,成立專門的信息反饋聯絡小組。這個聯絡小組除定期向相應管理部門報告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加工、安全管理和產品流向方面的情況外,還要及時將有關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和標識審查認可以及安全執法情況報到主管領導[5]。此外,要加強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問題的調查研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清楚掌握本地區、本單位轉基因生物的研發、試驗、生產、加工、標識、經營和植物品種權的情況,建立健全監管檔案。
2.3 組織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規宣傳和科普活動,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全新的、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系統工作,要加大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傳,普及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常識。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區域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實際情況和管理需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相關管理人員或科研人員深入學習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和生物安全的科學知識以及安全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文件,進一步提高農業轉基因生物行政管理者、研發者、經營者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依法從事相關活動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定期舉辦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和考試,以強化農業轉基因生物行政管理者、研發者、經營者的法律法規基礎知識,對于表現出色、成績優異的人員要給予精神和物質方面獎勵。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新聞媒體,加大對農業轉基因生物法規、管理制度和科普常識的宣傳力度,加強正面引導,注重實效,在全社會形成遵守法規、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為轉基因生物發展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6]。此外,還可以依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通過編制和發放科普材料,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等,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科學認知水平。例如,通過向消費者發放宣傳材料并向消費者展示標識轉基因的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豆奶粉等產品的實物展示法,使廣大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有深層次的了解,提高消費者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認識。
2.4 嚴格執法,強化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
(1)建立執法隊伍,強化監督管理。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對執法隊伍、監管機構、人員素質的要求,圍繞《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其配套規章,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高、執法嚴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執法隊伍,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和執法監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本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以及安全證書使用情況、流通領域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的申請和使用情況、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等進行檢查[7-8],對違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的行為,特別是生產、經營和應用中的突出問題,要依法予以嚴厲查處。
(2)建立健全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一方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協調、統一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和監督執法體系和有效的安全監管機制,確定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不斷增強安全監管能力,加大監管力度[9-10]。另一方面,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發單位要建立自我監管體系,制定安全措施。研發單位必須克服重研發、輕安全評價的思想,提高依法研究開發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落實好與安全等級相適應的各項安全措施,將嚴格的安全評價試驗和技術檢測貫穿于研發工作全過程,將各環節的管理職責明確到人、落實到位,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關于貫徹落實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意見[EB/OL]. (2005—05—6) [2009—07—20]. http://www.agri.gov.cn/zcfg/dffg/t20060124—542366.htm.
[2]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農牧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02)[2009-06-20].http://nc.mofcom.gov.cn/news/P1P15I11465221.html.
[3] 葛晶,陳連軍. 關于農業有害生物防控的經濟學分析與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9(3):41—43.
[4] 陳超,展進濤,廖西元. 國外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分析及其啟示[J]. 中國科技論壇, 2007(9):27-28.
[5] 農業部 . 關于貫徹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的通知[EB/OL]. (2002—03—14) [2009—07—20]. http://law.laweach.com/rule—48642—3.html.
[6] 廊坊市農業局. 廊坊市農業局關于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宣傳與科普活動的通知[EB/OL]. (2006-07-17)[2009-07-10]. http://www.lf.heagri.gov.cn/langf/inc/detail.jspid=45134.
[7] 李飛武,劉信,張明等. 國外轉基因生物安全檢測機構發展現狀及趨勢[J].農業科技管理,2009(3):33—36.
[8] 劉信,宋貴文,沈平等. 國外轉基因植物檢測技術及其標準化研究綜述[J].農業科技管理,2007(4):2—5.
[9] 馬春艷,馮中朝.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J].農業科技管理,2006(6):52—54.
[10] 王明遠. 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模式及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 2007(2):16—17.
呂珂(1981.1—),女,漢族,吉林長春人,任職于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助研,責任編輯。研究方向:農業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