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藍莓果樹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很嚴格,它需要強酸、濕潤、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通氣狀況良好的土壤條件。對土壤進行改良,為藍莓的區域化栽培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從而形成藍莓的產業、規?;耘?這對長白山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藍莓 土壤 改良技術
藍莓(Blueberry)又名越桔,屬杜鵑花科,越桔屬,藍莓果實含有提高視力、抗氧化等功能,而且還能夠有效抗癌和增強記憶力等作用,故此藍莓備受人們青睞。 藍莓果樹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尤其是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很嚴格, 它需要強酸、濕潤、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通氣狀況良好的土壤條件,所以為了藍莓正常的生長,大部分的土壤都需要進行改良。
1.土壤酸堿度能夠影響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對植物的有用性。
藍莓對土壤條件有嚴格的要求, 大多數藍莓品種適宜酸性土壤, 其PH值為4.8—5.5。當土壤PH值過高時, 容易發生缺鐵黃化。相反PH值過低, 則有可能導致錳等元素的中毒。因此,無論土壤條件的PH值過高或者過低, 都對藍莓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土壤的酸堿度在藍莓對氮元素的吸收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 藍莓對土壤和肥料中的銨態氮肥的吸收更容易。錳、鋅、銅等營養成分的吸收也要受土壤酸堿度的影響。當土壤中PH值過高時,可溶性錳、鋅、銅含量都會下降, 而樹體中鈉、鈣離子積累則會過量, 從而阻礙生長結果。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施用硫磺的方法來降低土壤PH值,施用石灰以提高土壤PH值。硫磺對土壤PH值的調節能夠起到持久穩定的效果。在植物的栽培過程中, 要慎重的施用硫磺來調節土壤的PH值, 因為硫磺還具有殺蟲和殺菌的作用, 使用過度可能導致土壤的生物狀況失衡。在具體的栽培過程中, 可以側重于施用草炭, 以減少硫的施用,這樣可以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再者,土壤中施入硫磺土壤中的鹽含量也會相應的增加,這有可能會導致植物體內激素的失衡,從而影響整個植株的營養狀態。故此在藍莓栽培中一定要適時澆水,這樣可以減少土壤可溶性鹽對植株本身的傷害。
2.添加有機物料土壤肥沃程度對藍莓的健康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有機質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物理機械性能。
有機質含豐富的土壤,可以很大程度上緩沖土壤PH值的不利影響,并能夠增加土壤的通氣性持水性等等。總體來說, 栽培藍莓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要高于3%。否則,會對藍莓的礦質營養及植株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一般來說,我們多用草炭來改良土壤的酸堿度,從而能夠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達到有利于植株生產的目的。另外,木屑在土壤改良上也應用較多,它具有輕松透氣、吸濕保水性強、緩沖性能好等諸多優點。在草炭的應用過程中,最好加入適量的動物糞肥等有機肥來中和其不利作用。目前利用各種作物秸稈作為改良土壤的有機物料,已初步取得較好的結果。
3.提高菌根真菌對菌根的侵染。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證實了菌根真菌侵染根系可以促進越橘生長和增加果實產量。土壤有機質含量、礦質營養、土壤酸堿度等因素能夠對菌根真菌對根系的侵染產生重要影響。通過接種菌根真菌可以提高菌根侵染率。在自然條件下,菌根真菌對越桔根系的侵染需要相當長的過程,而且侵染率較低。因此許多實驗證明,在育苗中采用純培養的菌絲體接種或采用菌根土接種可以提高菌根真菌的侵染率。
4.地面覆蓋也能夠很好的改良土壤。
它既可以保持土壤表層的濕潤、土質疏松,又可以防止因土壤水分蒸發而造成的土壤PH值升高或土壤板結;并且土面覆蓋還能夠減少田里雜草,并且防止冬季凍害及根系病害,防止土壤流失和降低管理成本等。藍莓栽培中使用的地面覆蓋物有塑料薄膜,稻草,木屑,苔蘚,泥炭,樹皮,腐殖質土等等。當前木屑是使用最普遍的覆蓋物,而且以腐熟分解的針葉樹木屑為最佳。
結語:
藍莓是世界范圍內新興的小漿果類果樹之一,果實在食用和營養價值、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加工性能和工業用途等方面均具較好的發展前景。有美國學者預測,藍莓可能會成為21世紀前葉世界范圍內最具發展潛力的果樹樹種之一。通過調節土壤PH,加土壤有機物料,土壤覆蓋和接種菌根真菌等方式可以對土壤條件進行改良,為藍莓的區域化栽培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就全世界而言,藍莓的生產產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在我國非常有必要繼續深入探索藍莓現代栽培技術,并積極培育新品種,并準確認識藍莓“喜酸”的機理,這樣肯定會有力推動藍莓的產業化栽培,從而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亞東,陳偉,張志東等. 土壤pH值對越桔幼苗生長及元素吸收的影響.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4. 16.
[2]李亞東,吳林,孫曉秋等.施硫對土壤pH,越桔樹體生長營養的影響.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5. 17.
[3]謝兆森,吳曉春等. 藍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進展. 北方果樹,2006. 1.
[4]姚勝蕊,束懷瑞等. 有機物料對蘋果根系營養元素動態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土壤學報,1999. 36.
陳戰紅 (1978. 12—),女,吉林省委黨校畢業,任職于安圖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