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翠玲 劉衛紅 張 鶴
【摘要】 娃娃菜是一種袖珍型小株白菜,屬于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亞種。因個體較小、生長期短、質地脆嫩、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畝產效益好,深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厚愛。目前娃娃菜產品已廣泛出現于超市貨架、賓館飯店的餐桌及禮品蔬菜的包裝箱中,我國的娃娃菜種植主要以進口韓國的種子為主,其種子價格較高,增加了菜農的成本,筆者近幾年通過對娃娃菜引種、試驗、篩選、然后進行配制組合,已在鄭州市蔬菜研究所試驗田內培育出幾種適合中原地區春、夏、秋,三季栽培的品種,并對娃娃菜的栽培方式、密度和播期進行了探索性試驗。
【關鍵詞】 娃娃菜 春播 栽培 管理
一、整地
娃娃菜因地上部分較少,根系比一般白菜小,所以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和黏質壤土為宜。翻耕后,將土壤中的雜草、石塊及粗渣清除,曝曬一天,然后將土壤搗碎搗細整平,因生育期較短,要注重基肥的使用,每畝施放充分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復合肥10—15公斤做底肥。缺鈣或土質偏堿的地區可增施15—20公斤的過磷酸鈣以保證鈣的吸收,娃娃菜可壟作,也可畦作。春季宜畦作,省工省時,畦寬1—1.2米。
二、播種定植
娃娃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在氣候較為適宜的春季,一般直播,即每穴點播1—2粒或1穴2粒和1穴1粒進行交叉點播,每畝用種量100—150克。育苗移栽的要在苗3葉期帶土坨進行移栽,株行距15—20厘米。春季由于地溫和氣溫都較底,為提早上市,最好覆蓋地膜和棚膜,以提高地溫及氣溫。具體方法為:直播的菜田播種后蓋上棚膜,菜苗拉十字架后蓋上地膜;移栽的菜苗定植時棚膜和地膜同時覆蓋上。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低溫春化抽薹開花,影響其商品性,同時縮短娃娃菜的生長時間,提早上市,增加其畝產效益。
三、田間管理
娃娃菜的管理較為簡單,播種后2—3片真葉時要及時間苗,6—8片真葉時要及時定苗、補苗,每穴留1株,一般每畝留1.2—1.5萬株,同時及時拔除雜草,以防止病蟲害的繁殖及傳播。春播娃娃菜由于氣溫和地溫都較低,生長期比秋播時要長些,因此一般不蹲苗或只進行1周時間蹲苗,便可加強肥水管理以便促進生長。娃娃菜在整個生長期間追肥3—4次,在植株拉十字架期隨水追施人糞尿一次,這次追肥又叫“提苗肥”;團棵期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這次追肥又叫“發棵肥”;迅速膨大期(結球期)隨水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這次追肥又叫“結球肥”,結球中期可追最后一次肥,每畝追施尿素8—10千克。在蓮坐期和結球期可結合病蟲防治根外噴施葉面寶、豐收素或磷酸二氫鉀等2—3次。追肥后應及時澆水。但在蓮坐期要注意肥水不宜過多,否則植株易徒長、使結球期延遲,應采取蹲苗措施。結球后應保持土壤濕潤,但表面土壤不干,且不要積水,收獲前7—10天停止澆水。春播娃娃菜前期由于氣溫比較低,特別是地溫較低,為防止低溫春化,每次澆水后要及時中耕,以便提高地溫,減少抽薹。娃娃菜的病害,苗期主要是立枯病和猝倒病,用75%的普力克4000—6000倍液,64%的殺毒礬500倍液噴灑。包球期主要是霜酶病,軟腐病,其防治方法為:霜酶病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或75%白菌清,或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于發病初期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軟腐病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噴霧,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也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發現重病株應及時拔除,同時在根部土壤灑一層生石灰,以免澆水時相互傳染。蟲害主要是菜青蟲及蚜蟲,其防治方法為:菜青蟲(菜粉蝶)用Bt乳油或青蟲菌液劑500—800倍噴霧,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綠亨穩凈2000—2500液均勻噴霧防治。 蚜蟲可用20%殺滅菌酯6000倍液或10%吡蟲啉,每畝10克兌水40—50公斤噴霧,或綠亨穩凈2000—2500液均勻噴霧防治。
四、采收
春播娃娃菜由于其價格較高,市場需求量較大,一般包球緊實后,便可采收。采收時應全株拔掉,去除多余外葉,削平基部,用保鮮膜打包后即可上市,一般畝產值在1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