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動物食品中毒等事件的發生,畜產品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畜產品安全工作的落腳點在基層。當前,基層畜產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動物防疫存在隱患。由于畜牧管理體制不暢、動物防疫經費保障不力、部分養畜戶防疫意識不強以及疫情監測體系不健全等各種原因,導致局部地方動物疫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畜產品安全。私下屠宰、加工、銷售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的違法經營活動屢禁不止。
【關鍵詞】 畜產品 安全 存在問題 對策
1.畜產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受利益驅使,一些人鋌而走險,私下屠宰、加工和銷售病死畜產品。通過商販直接賣給餐館或經著色、熏制等加工后出售。此類違法活動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查處有一定難度。同時,畜牧、工商等部門多頭管理,難以形成合力,從而導致此類違法經營活動屢禁不止。
1.2飼料中人為添加違禁藥物。近年來雖然通過加大查處違禁藥物的力度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使用其他違禁藥物的現象依然存在。由于藥物中毒程度不一,因此難以察覺,加上目前畜產品殘留監測體系和監測手段落后,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1.3治病時濫用藥物。近幾年越來越多,特別是抗生素的使用已形成惡性循環。雖然農業部已經頒布了關于獸藥的使用規定,但由于缺乏強制約束力和有效的監督手段,一些養殖企業或養殖戶只顧追求經濟利益,在畜禽出欄前仍繼續使用獸藥,從而造成畜產品藥物殘留超標。
2.措施及對策
盡快制定并實施官方獸醫體制。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先后頒布實施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食品安全也得到消費者的關注,按現在的管理不僅嚴重影響了動物疫病的防治能力,而且不利于獸藥、飼料的監督管理,從而導致畜產品安全存在諸多隱患。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畜產品安全問題,首先必須對基層畜牧獸醫體制進行改革。由“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對現有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等各類機構職能進行整合,組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在鄉鎮設立畜牧獸醫站,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承擔動物防疫、檢疫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盡快制定并實施基層畜牧獸醫體制改革方案,確保金平縣在2010年初完成改革。
2.1必須加快綠色畜產品的認證工作步伐。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對未經認證或無認證標志的,一律不準進入市場銷售,不斷增強廣大養殖戶的畜產品安全意識,并促使其自覺地規范使用獸藥。
2.2整合多部門管理職能,加大對屠宰、加工、銷售病死畜產品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現有的部門對畜產品安全不聞不問,希望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由當地政府牽頭,協調整合畜牧、工商等部門的管理職能,組建畜產品衛生安全監督檢查專班,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屠宰、加工、銷售病死畜產品的違法行為,確保最基本的畜產品安全。
2.3加大對畜產品獸藥殘留的監控力度。一是建立國家、省、地(市)三級畜產品獸藥殘留檢測機構,配備完備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規模養殖場(企業)進行獸藥殘留抽查,并將抽查情況予以通報;二是加大對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力度。要按照《獸藥管理條例》和《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依法規范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活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違禁藥物和假冒偽劣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不法行為。
2.4進一步強化動物防疫工作。一是要確保動物防疫經費,各級政府要將動物防疫經費及時撥付到位;二是在每年春秋兩防的基礎上,做到月月補防,確保免疫密度達到規定要求;三是免疫注射時要切實做到免疫耳標、免疫檔案、免疫證“三位一體”,確保防疫規范化;四是加強疫情監測體系建設,使疫情能夠早發現、早控制;五是加強動物防疫冷鏈體系建設,確保防疫質量。
2.5大力推行規模化養殖,不僅有利于提高養殖科技含量,而且利于畜產品安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制定扶持獎勵政策,一方面鼓勵發展企業化經營為主的規模化養殖場,另一方面選擇養殖基礎較好的區域,組織分散養殖戶建設區域性的養殖小區。千家萬戶分散養殖是農村養殖的一大主要模式,因此,必須把養殖小區建設作為發展畜牧業的主題來抓。只有規范養殖小區建設,才能保證實現最廣泛的畜產品安全。
【參考文獻】
[1]周全. 動物衛生、獸藥、飼料監督執法案例與評析. 上海科學出版社.
[2]2007年8月頒布的動物防疫法.
[3]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七次會議通過的《食品安全法》.
許國銀 (1967—),男,學歷:大專。從事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