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毅
【摘要】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學生肥胖人數增加,肺活量下降,上、下肢力量薄弱等。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原因、學生自身原因、體育場館、設施缺乏原因等。
【關鍵詞】高校學生 體質健康 原因
一、引言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人指出:“用犧牲學生的健康去換取文化知識的錯誤做法,既不符合教育規律,又違反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是不可取的”。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如何?影響學生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諸如此類的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為此,本文對全國各地高校學生體質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分析研究,找出了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旨在為提高大學生的健康素質提供理論依據。
二、全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及調查訪問,對2007~2009年全國各地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了解如下。
1.東北地區現狀。黑龍江省部分高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新生男子耐力素質下降明顯,腿部爆發力無明顯變化(通過立定跳遠測試),其它素質指標都有所提高。肥胖人數增加明顯。消瘦人群呈下降趨勢,營養狀況較好。
遼寧省大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3項身體形態指標呈上升趨勢。男生的身高、體重,女生的身高增長較快;肺活量呈下降趨勢;身體素質總體指標下降,特別是男、女生耐力項目出現了持續性的負增長,鄉村男、女生的身體素質好于城市男、女生。
2.華東地區現狀。通過對福建一些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健康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在身體形態機能方面,身高、體重、胸圍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肺活量明顯比全國水平要低,女生尤其明顯;身體素質方面,耐力素質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一些大學調查結果顯示,身體形態方面,男生肥胖率大于女生,女生營養不良率大于男生;身體機能方面,身體機能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男、女生肺活量指數呈顯著下降趨勢;身體素質方面,各體能指標隨年齡的增長總體呈下降趨勢。
3.中南地區現狀。通過對湖南省部分高校身體素質測試及身體機能測試結果對比進行分析,得出大學生身體素質整體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
江西省大學生身體形態發育水平總體有所提高,身體勻稱度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低于全國平均值;身體機能平均值呈正向增長;身體素質則出現下降態勢,但這兩者總體又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河南省幾所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表明,大學生體質狀況總體良好。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心肺功能及柔韌素質較好,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較差。
4.西北地區現狀。西北師范大學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體格呈“豆芽菜”型發展,大學生機能和素質都不樂觀,部分項目測試成績遠低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體質滑坡現象嚴重。
5.華北地區現狀。北京市與天津市部分高校學生健康現狀:身體形態方面,身高標準體重主要表現出勻稱程度較差,超重、肥胖學生人數較多、比率較大;身體機能方面,心血管系統的機能、調節能力,肺通氣量發展與身體形態發展變化不相適應;身體素質方面,耐力素質較差,而上、下肢肌肉力量、運動能力水平發展協調。
6.西南地區現狀。四川省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身體形態方面,學生身高、體重均值比全國均值略低,但差異不很明顯,男生整體較為瘦弱,女生相對要豐滿一些,女生的形態水平較男生好;身體機能方面,男生肺活量明顯高于女生,學生心血管機能水平明顯低于全國水平;身體素質方面,男生的上肢力量和女生的腰腹力量整體水平均高于全國水平,說明四川普通高校學生上肢和腰腹肌力量發展較好。
三、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1.身體形態。身體形態方面,東北地區高校,學生肥胖人數增加明顯;華東地區高校,正常體重學生百分比明顯比全國水平低,部分高校學生體格呈“豆芽菜”型發展;華北地區高校學生超重較多,已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西南地區高校學生身高、體重均值比全國均值略低,男生整體較為瘦弱。
2.身體機能。身體機能方面,東北地區高校學生肺活量呈下降趨勢;華東地區高校學生身體機能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肺活量明顯比全國水平要低;華北地區高校學生肺活量與肺活量體重指數繼續大幅度降低;西南地區高校學生心血管機能水平明顯低于全國水平,部分高校女生肺活量均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方面,東北地區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總體指標下降;華東地區高校學生耐力素質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高校男生下肢肌肉爆發力和彈跳力呈下降趨;中南地區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出現下降態勢,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較差;西北地區部分高校學生的速度、耐力下降明顯。
四、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家庭原因。現階段我國家庭的典型模式是三口之家,這種典型模式造成了家庭成員間交往更加密切、關系強度更大的特征。因此,子女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是直接而深遠的。父母的體育理念往往又與文化程度、職業特點、身體機能狀況、經濟收入、認知能力及所處的社會環境等密切相關。
2.體育場地和設施缺乏。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家對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長期得不到滿足,導致學校基礎體育設施建設經費緊缺。此外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很多高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已不能滿足學生鍛煉的需要,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
五、建議
根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方面出現的各種問題找出相應的改進方法,以便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更好地為祖國、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相林.遼寧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1):131-132.
[2]許桂芝,路俊艷,朱宏.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研究與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6,(9):70-72.
[3]田鳳彩,李子明.首都師范大學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8):95-98.
[4]包金萍,王家仲.天津市大學生體質狀況動態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4):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