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章源 李思會
我們常常說要認真"審題",審題的目的就是要弄清題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和過程,然后再根據物理規律,確定各物理量及其之間的關系,最后做出正確解答。筆者發現一些中考題和我們平時的練習題很相似,細看又有差別,正是這細微差別容易導致了我們解題的錯誤,所以說審題不得不慎。下面我列舉幾例加以說明:
例1 如圖1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往瓶中吹氣時,可發出不同音高。那么發聲體是___,發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___。

正確答案 瓶內的空氣柱;音調升高。
請再看下面2007年大連的中考題:
如圖1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可發出不同音高。那么發聲體是_____,發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_____。
正確答案 瓶子和水;音調降低。如果審題不慎,就很難發現這個題目是“敲擊瓶子”,而不是“往瓶中吹氣”,吹和敲有什么不同呢?往瓶中吹氣時,瓶內的空氣柱是主要的發聲體,而敲擊瓶子時,瓶子和水是主要的發聲體。
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
B.電磁鐵磁性強弱只與電流大小有關。
C.小磁針靜止時南極所指的方向與該點磁場方向相同。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只與電流方向有關。
正確答案 選A。
請再看下面2008年黃岡的中考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一定會產生感應電流。
B.電磁鐵磁性強弱只與電流大小有關。
C.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與該點磁場方向相同。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只與電流方向有關。
正確答案 選C,有同學會說:同樣的一句話,為什么在這個題中就不是正確的呢?注意,這里說的是“一定會產生感應電流”。產生感應電流是有前提條件的,不僅僅是做切割磁感線運動,還必須是“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
例3 2008年9月28日17時37分,遨游太空68小時27分的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后,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返回艙進入大氣層一段時間后,做勻速運動。返回艙勻速下降過程中受力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受力。 B.不受力。
C.受不平衡力。
D.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都可能。
正確答案 選D。
請再看下面2006年恩施的中考題:
載人飛船升空后,將和運載火箭分離,然后沿預定的橢圓軌道運行,此時的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下列關于飛船受力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受力。
B.不受力。
C.受不平衡力。
D.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都可能。
正確答案 選C,有些同學很快默認了飛船也是做的勻速直線運動,自然就會選D,實際上題目已經說的很清楚,“沿預定的橢圓軌道運行”,也就是說飛船做的不是直線運動。

例4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規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汽車的后視鏡。
正確答案 選A。
請再看下面2008年常州的中考題: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與該現象所反映的規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汽車的后視鏡。
正確答案 選C,有些同學判斷是放大鏡,沒有注意到圖3中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與投影儀相同。
通過上面4個例子,我們看到,一些細微的差別就會導致判斷的失誤,所以審題要慎重。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好物理規律,把握好各種物理現象出現的條件。
(欄目編輯 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