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明
【摘要】針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現存問題的現狀,從多方面觀察、思考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作文教學 問題 原因 對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教學改革尤其是基礎教學改革更是勢在必行。中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探索它的本質,過程及作文教學法等,廣大教師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實驗,教研。有的提倡多寫多練,有的指導學生辦手抄報,有的鼓勵學生對教師批改寫“讀后小記”……內容十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但這些僅僅是少數教師的個體行為,難以形成作文教學改革的“大氣候”。就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的現狀來看,橫向區域差異較大,一般來說,大城市(市區)、一般城市(市區)作文教改推行較快,成效顯著,縣鄉鎮和最基層的農村中學就要慢得多,甚至原地踏步。縱向思想觀念相對滯后,作文教學與閱讀共同構成義務教育語文教學的主體工程,但人們對寫作教學改革的關注遠遠不如對閱讀教學那樣廣泛而深入。針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現存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廣泛的觀察、思考,對存在的問題作粗線條分析,試圖找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求教方家同仁,謀得中學作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一、問題現狀
1.從教師方面看
(1)思想上,輕視寫作教學。大部分教師注重閱讀教學,為上好一節閱讀課,不惜花費時間找材料,寫教案,詳分析,想盡一切辦法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但一到上作文課,心里便一片茫然,敷衍了事,相當一部分老師沒有作文教案。另外,視作文批改為一大包袱,認為費力多,見效慢,但又不能不做,無可奈何,精神負擔沉重。
(2)命題上,系統計劃性差,盲目性、隨意性大。而所出的題目“老化”現象嚴重。如《我的媽媽》、《我的同桌》、《一件難忘的事》等等。部分“文學化”的傾向,也使大部分學生可望而不可及。如以“圓”為話題,引導學生由圓想到與“月”有關的詩文韻味,或想到“漣漪”,引發屈原投江對中國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試題化”現象,也讓多數學生不感興趣。中考考什么類型的題目,往往成為學生作文練習的重點。
(3)指導上,常規作文練習,多寫于課堂上,教師的指導意見就是作文批語。批語見“紅”,分數醒目。學生看重的就是分數的高低。作文評講課上學生可欣賞“優秀習作”,可鑒一些作文技巧,諸如文體、選材、結構、語言等。
2.從學生方面看
(1)心理上,對于作文,學生普遍懷有程度不同的畏懼心理。怕寫作文,又不得不寫,背上不輕的思想包袱。
(2)內容上,大部分空調的多,實際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靈氣的少,隨大流的多,暢述個人觀點的少,動輒編故事,說假話。少數同學,能說真話,抒真情,但往往是苦悶,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渲泄,表現出一種青少年不應有的空虛消極的心態。另外,還有一些異類文章。
(3)語言上,大多數作文八股調,學生腔,青少年說成人的話,不自然,不活潑,缺少朝氣和活力。普通中學許多學生的語言不過關,錯別字不少,病句較多,詞匯貧乏,文氣不通。
二、問題分析
1.教育思想上的片面化
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及其負責人在教育思想上過分強調統一,過于追求高標準,惑視作文教學的特殊性和中學作文是基礎性教學的要求。統一本是一件好事,但統一總是相對的,暫時的,特別是在作文領域里,統一量化作文教學任務,詳批詳改不得少于7篇等,嚴重束縛了教師的手腳,加重教師的負擔。世界的豐富性和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中小學是基礎教育,作文訓練應從最基本的東西抓起。錯別字過多,詞匯貧乏,句子不通,就根本談不上寫文章。若脫離大多數學生的實際,一味強調“取法于上”,無異于拔苗助長。
2.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
應試,即為應付考試。應試教育,使得學校教育一切圍繞考試轉,只要學生考得高分,就拼命去抓去做,暫時與考試的分數關系不大的就少做甚至不做。寫作教學也當然如此,只要能讓學生應付考試,得到較高的分數就行,別的對寫作來說較長遠才能發揮作用的往往不去做。學生的生活體驗,人生體味,較多地在“試卷”上慢慢感悟。以應試為中心的作文教學高度技術化,學生作文與做人脫節,思想與生活剝離,內容大都空泛虛假。
3.教學方法的保守處理
應試教育暫時客觀存在的現實,使廣大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上,亦步亦趨,偶爾嘗試一些新做法,但不敢堅持,不敢廣泛推廣,他們寧可保守傳統,以培養學生的作文技能為目標,教他們理論知識,簡易操作的技巧,千篇一律的格式,千人一面的內容,無病呻吟的情感。更有甚者,急功近利,投機取巧,他們把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如何拼湊講得頭頭是道,并且詳析評卷教師的心理:天熱,工作量大,評卷教師不會把全篇文章看完,只看開頭和結尾,中間部分不會細看。另外,近年來話題作文又倍受青睞,“類”與“型”的概念被師生們所接受,背幾篇范文,臨場“仿寫”偏題可能較小,得高分可能較大。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4.學生缺乏對真實的生活體驗
現在的學生,由于家庭生活相對安定舒適,又被家人寵愛,缺乏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同時又受到書刊、影視中不良文化的影響,被生活中的表象所迷惑,對生活沒有正確深刻的認識,形成一種不健康的作文理念。
三、對策研究
針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現存的問題,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推進作文教改的進度,還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強理論修養,尊重客觀規律。從教育行政的各級領導,到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馬列主義哲學,堅決排除“左”的干擾,嚴格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地制訂教學目標,既正視目前中國的國情,又想到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更新觀念,重視發展個性。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全面推進語文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教學中尤其是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再也不能漠視。我始終認為,一個人乃至一個群體能正視并經常反思自身的弱點,就能真正擁有希望,擁有光明的前途。我們的教師若能正視并致力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是一個有良心的、合格的教師。作為一名身在教學第一線的普通教師,我愿與全國的同行一道,努力改變自身弱點、不足,致力于作文教學工作,抵制作文教學中某些不良風氣,從基礎抓起,從做人教起,為切實提高中學生教學質量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