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 蓮
漢以前的烏孫族,居住在祁連、敦煌間,漢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前后遷徙至今伊犁河及伊塞克湖一帶。《漢書·西域傳下》稱其時在赤谷城建都,離長安8900里;有戶12萬,口63萬。漢武帝即位后,采納張騫建議,“妻以公主,與為昆弟,以制匈奴”。于是在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武帝詔以江都王劉建女劉細君為公主(史稱江都公主或細君公主),遠赴烏孫和親。她先是嫁與烏孫昆莫(即國王)獵驕靡為妻;獵驕靡死后,又尊漢武帝之命,再嫁新昆莫、獵驕靡之孫軍須靡為妻。
劉細君死后,太初(公元前104—前101年)中,漢武帝再以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史稱解憂公主),嫁與軍須靡為妻(軍須靡死后,遂嫁肥王,肥王死,又嫁狂王),繼續維系與烏孫的姻親聯盟。兩公主前后在烏孫勉力活動,使烏孫成為鉗制匈奴的重要力量。
漢室公主為國家最高利益而遠離故土且“從其國俗”,表現出不輸男兒的大義大勇的愛國熱憂,但私下里的心境卻并不暢快。《漢書·西域傳下》記細君公主入烏孫國后的情景說:
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天子聞而憐之,間歲遣使者持帷帳錦繡給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