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王平恒
摘要:闡述了在高速公路管理區高陡砌石邊坡生態恢復中采用的一種技術方式,即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恢復效果,并從工程的施工環境、施工技術要求、工藝流程等方面對其可行性及實用性加以介紹,為其它類似坡面的生態恢復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高陡砌石邊坡;生態恢復;技術研究
0引言
在高速公路生產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裸露邊坡和坡面,對于土石和土質坡面,其生態自我修復能力較強,在短時間基本都能通過自我或者在人工簡單配合下實現生態修復,但是對于石質高陡坡而言生態恢復難度較大。近年來,雖然國內出現了諸如植被混凝土護坡、厚層基材噴射護坡以及噴混植草等一些坡面生態恢復技術,且這些技術在國內不同區域石質坡面的植被恢復工程實施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僅靠某一種技術解決所有的坡面植被恢復問題并不現實,所以因地制宜摸索解決石質坡面植被恢復一系列技術迫在眉睫。本研究就高速公路管理區砌石邊坡生態恢復技術展開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又一種技術措施。
本文結合綠化恢復的設計思路和砌石邊坡的特點,對砌石邊坡的生態恢復提出了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它是以綠色攀爬網固定于坡面,通過在坡面與攀爬網之間墊磚的方式保持與坡面至少10cm以上的垂直距離,并結合攀緣植物的攀緣性和垂直綠化效果,營造砌石邊坡最終被植被覆蓋的生態景觀效果。
1 設計依據
高陡砌石邊坡,特別是高速公路管理區、收費站以及服務區工程建設中開挖修建房屋形成的高陡砌石邊坡,坡面的灰色防護與管理區打造生態庭院顯得極不匹配,大大影響了管理區、收費站以及服務區的生態景觀效果,由此提出如下設計思路:
1.1 采用綠色攀爬網固定于砌石邊坡的表層, 通過在坡面與攀爬網之間墊磚的方式保持與坡面至少10cm以上的垂直距離。
1.2 利用綠色攀爬網的網孔間隙,為攀緣植物提供可迅速攀緣的表層載體,促進攀緣植物的生長,加快邊坡植被的覆蓋速度。
1.3 結合攀緣植物的攀緣性和生長快速的生物學特性人為的建立植物生長的良好環境,提高植物的邊坡覆蓋速度,完成砌石邊坡的生態恢復。
1.4 借助綠色攀爬網的自身環保色彩,起到過渡的作用直至迅速改變坡面的生態主色調。
綜合以上的設計思路提出了采用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
2 設計要求
高陡砌石邊坡的坡面整體穩定,不存在邊坡的滑移、滑塌以及坡面有松動落石情況的巖石邊坡、混凝土噴漿坡面等。對坡度大于 90?的石質邊坡同樣可以采用該種防護方式。
3 技術施工分析
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施工分三個階段進行,即自動噴灌水管的安裝、綠色攀爬網的安裝和攀緣植物的栽植三大部分。
3.1 自動噴灌水管的安裝
為攀緣植物炎炎夏季的生長和攀爬提供一個濕潤的坡面小環境,促進植物快速攀爬。
施工步驟為:根據砌石坡面的高度在中部靠上位置沿著坡腳平行的方向安裝一條規格為32mm的鍍鋅水管,然后每隔10-12m安裝一個噴頭,噴頭要求為180℃旋轉式的,具體規格需根據邊坡的實際高度確定,以噴灑向下可達到植物根部位置,向上可達到邊坡頂為選擇噴頭的規格標準,并在噴灑時需使整個邊坡都呈現濕潤狀態。最后在鍍鋅管起點便于人工操作的位置安裝一個總閥門開工,便于人工根據夏天天氣情況需要隨時開關控制。安裝自動噴灌水管的目的是在夏季時,使整個坡面都保持濕潤狀態,給植物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小環境。
3.2 綠色攀爬網的安裝
借助綠色攀爬網的自身環保色彩,起到過渡的作用直至迅速改變坡面的生態主色調。為攀緣植物的生長提供攀緣的載體。
3.2.1 施工步驟
(1)清理坡面。主要清理雜物,為安裝攀爬網打下基礎。
(2)安裝膨脹釘。先用電鉆類相應設備對膨脹釘需要安裝的位置進行鉆孔,對應膨脹釘的規格為12mm,安裝膨脹釘的橫向間距為2m,縱向間距為1.5m。
(3)安裝綠色攀爬網。綠色攀爬網從邊坡自上而下安裝,規格為10m×3m,由于邊坡為不規則結構,所以在安裝時需進行局部的裁剪,在安裝時需把攀爬網拉平直,在網與膨脹釘的對應位置要用鐵線進行固定,網與網之間重疊搭接,搭接寬度為10~15cm,用鐵線綁扎,綁扎間距為30~50cm。
(4)墊磚。在安裝攀爬網的同時,可以同步進行墊磚處理,磚的橫向間距為2m,縱向間距為1.5m,并且用鐵絲穿過磚的孔與攀爬網緊密連接。目的是保持攀爬網與坡面的垂直距離至少達到10cm以上,使攀爬植物在生長時通風透氣,并在炎熱的夏季不至于使植物的葉片緊貼溫度較高的坡面,導致植物生長不良甚至葉片灼傷的現象。
3.2.2 技術要求
(1)攀爬網要求。網孔 10~12cm,綠色,規格:3m×10m/卷(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規格),里面為鐵線外面包裹一層綠色橡膠狀結構。
(2)磚的要求。磚的規格:24cm×12cm×8cm/塊,并且帶有孔狀結構。同時,在安裝前需把磚放在水泥漿里面浸泡1-2分鐘,用以消除磚的色差,與砌石邊坡的顏色保持一致。
3.2.3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
(1)攀爬網安裝后應平整美觀,整體效果好(坡面結構造成的原因除外)。
(2)相鄰的兩塊攀爬網之間用鐵線緊密連接,并使攀爬網與膨脹釘緊密相連,網與網之間重疊搭接,搭接寬度為10~15cm。
(3)注意施工安全,嚴格施工安全管理,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到位。
3.3 攀緣植物的栽植
在邊坡的坡腳位置修建種植槽營造植物的生長環境,根據植物的生長條件選擇適宜的植被種類,為植物完成坡面的生態恢復提供前提。
3.3.1 植物種植槽的修建
(1)結合坡面實際和種植槽經濟美觀實用等因素,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成長條形,規格:500cm×120cm×120cm/個,用紅磚修砌,內外表面均用砂漿抹面,外側還需貼瓷磚,種植槽緊貼坡腳處修建,并在種植槽外側底部預留多個小孔,防止種植槽積水導致植株死亡;兩個種植槽之間留30cm的距離用于邊坡匯水面的水及時排出,預留的填土厚度應大于100cm,以保持有足夠多土壤供植物的生長。其它類似地方的種植槽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計成半圓形、長方體等形狀。
(2)填充營養土。在種植槽底部鋪 2~3cm 的細砂石,防止雨季溺水,然后把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與疏松的種植土充分拌勻后填充在種植槽中,但在表面以下選擇耕植土30-40cm用于最初的植物生長,以避免因肥料引起的幼苗傷害。
3.3.2植物的配置選擇
根據植物選擇的適生性、觀賞性和效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可選擇爬山虎、百香果、炮仗花、薜荔、葛藤、扶芳藤、綠蘿等攀緣植物作為種植對象,種植時可選擇其中的2種或3種作搭配,或單一品種種植,本文選用的是百香果單獨種植。
3.3.3植物的栽植
植物在種植時采用的是百香果袋苗,規格為高度20-30cm ,栽植間距為80-100cm為宜,并用紅繩與攀爬網進行固定。植物栽植完后,應對植株葉片進行修剪,利于苗木成活。
3.3.4植物的后期養護管理
(1)種植完畢后,澆定根水,在晴天視情況采用遮陽網遮陽。(2)澆水貫徹"天干必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保持植株生長的水分供應,直至成活,養護用水應無毒 ,不含影響植株生長的各種有害物質等成分。同時,在炎熱的夏季,根據實際情況打開自動噴灌的總閥門開關,保持坡面處于濕潤的狀態,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3)適時施肥和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4)做好除雜草工作,并在植物生長的前期過程中,需要適時人為的對植物進行牽引,使植物盡量都沿著攀爬網向上攀爬,以達到快速綠化砌石邊坡的目的。
4技術優勢分析
采用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方式,可以將植物生長控制在人為的能力范圍內,提高植物快速生長的能力,提高生物覆蓋能力,2~3年內完成坡面覆蓋。該工程技術施工快捷,效果明顯,可以大大縮短工程建設工期,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并且經濟簡便,可以節約大批生產建設資金 。該技術的適用范圍廣 ,尤其適用于高陡石質邊坡,甚至開挖形成的反坡。
5結束語
從工程的技術角度,采用綠色攀爬網結合攀緣植物的垂直綠化技術結合了生態恢復和綠化恢復的特點,為砌石邊坡特別是高陡砌石邊坡的生態恢復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恢復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生態恢復效果 。同時該種生態恢復方式可以應用于強制綠化的工程建設,如護面墻、擋土墻、混凝土噴漿坡面等植被恢復,是值得推廣的生態恢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