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方
觀察是科學研究中最一般的實踐方法,同時也是最簡便易行的研究方法。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推動著各個相關學科的進步。在人們的思想中,“以人為本”和工業(yè)設計逐漸建立了聯(lián)系。而以人為本首先要對“人”進行觀察。
一、觀察法介紹
觀察法是使用者行為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觀察法是指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使用者的行為表現(xiàn),從而分析其心理活動和行為規(guī)律。它包括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直接觀察是研究人員直接運用感官進行的觀察活動。這也是古人研究自然界的最主要方法,因為直接觀察要求條件最低,有感官和觀察對象就可以實施了,如果人的感官不能及時,就要借助儀器,也就是間接觀察。間接觀察是指借助儀器的觀察。間接觀察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者行為測量,用儀器或者設備跟蹤或記錄使用者使用某種產品或者系統(tǒng)時的行為信息,用量化的方法分析使用者使用產品或系統(tǒng)時的身體和心理反應(變化)。
二、觀察法在產品開發(fā)中的應用
創(chuàng)新設計的關鍵是對用戶的理解。在這里的理解來源就是我們說的觀察,觀察到人們的行為、由行為影射出來的人的心理對產品設計來講,是非常有幫助的一手資料。可見觀察在設計中也有所作用。在產品設計的前期開發(fā)階段,設計師使用這種方法,會給設計帶來人性化的效果。參與觀察應融入一種文化。產品設計師在產品推廣地通過數(shù)月的工作和觀察,包括學習當?shù)卣Z言,了解當?shù)厝说娘L俗和生活習性,反復地觀察當?shù)厝说男袨榱晳T,了解當?shù)厝丝创挛锖吞幚硎挛锏姆绞健i_發(fā)產品的目標最初是模糊的,這很大程度上由購買產品的用戶決定。“設計團隊通過用戶研究尋找設計機會,并尋求對那些影響真實環(huán)境的設計內容的理解。通過問卷調查、二手資料分析,提取輿論引導的關鍵詞,分析產品的意義來源和發(fā)展趨勢,了解產品語意的起源內容和生態(tài)內容;通過‘Body Storm觀察法、深度訪談等方法,針對具體產品的使用過程和使用環(huán)境,了解用戶的背景資料與其個人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之間的聯(lián)系,尋求典型的行為、動作、態(tài)度、觀念與產品之間的觀念,進而理解產品語意的操作內容、社會語言內容;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產品被使用時的環(huán)境及情形,以理解產品發(fā)揮作用的來龍去脈,尋求意義的動線;在‘視覺日記中發(fā)現(xiàn)一些特點、亮點和差異點,作為產品語意分析的又有效補充。設計團隊將不同層次的數(shù)據(jù)、信息、知識等轉換為不同的理解:從二手資料中抽象生成意義,從用戶研究中看到產品與產品、產品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用戶體驗和交互行為中捕捉形象。”
諾基亞首席設計師Alastair Curtis在北京被訪時,談到:“我作為設計師,特別喜歡觀察人的行為。……這也是我設計靈感的來源。”他們的設計步驟與國內很多手機設計公司不同,是由團隊中的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從事戲劇導演方面的人、從事材料、包裝、色彩的人士以及來自不同地域的設計師一起,用頭腦風暴廣泛討論,把要解決的問題完全展現(xiàn),然后根據(jù)對用戶調查,行為研究理解,充分討論后才開始設計。
三、觀察法在產品開發(fā)中的例子
1、印度的經歷
Uday Athavankar在關于底層的設計中說了一次印度的經驗。草根族首先考慮到的是吃,住,行,合理的途徑獲得基本教育和健康服務,最重要的是有工作能力的人獲得收入的手段。對草根族的直接接觸影響了設計學校里的設計思想,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以及項目。從觀察中得到一些代表性的學生項目:一個低價格,極好的手動包裝器;一個廢棄包裝用的木頭制成的小販手推車;一個廢棄包裝木頭制成的擦鞋支架;用來教農夫科學農業(yè)技術的教育游戲棋盤。設計師很清楚自己的目的——為低收入群體解決問題,生產出廉價的,有用的產品。這與他30年在印度觀察人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2、“香港交互家庭”項目中的用戶研究與概念設計
在1998年的“香港交互家庭”(Hong Kong Interactive Home Project)案例中,設計師運用“每日生活追蹤法”(day in-the-life-tracking)“影像民族學方法”(Video Ethnography)等方法對香港幾個中產階級家庭的生活、購物和其他日常事務進行了為期六周的觀察。設計了用于家庭成員間保持聯(lián)系的家庭基地(Homebase)系統(tǒng);旨在加強學校、家長和老師之間聯(lián)系,幫助孩子學習的Thinktank系統(tǒng);幫助香港居民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購買新鮮食物的Foodchmn系統(tǒng),包括CheckFresh、ExpenseLink。
四、結論
綜上所述,觀察法在產品開發(fā)的程序中是必不可少的。不過觀察法有時候也會給人以假象,所以更要求設計師們找出有用的那部分結論。另外觀察法還會有主觀的成分,要加以儀器和心理學分析輔助配合,使觀察結果更加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