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恩昌
老伴納的鞋底很結實,因此耐穿。它是老伴平時把積攢的碎布片兒抹上漿糊,一層層地沾在木板上,曬干后揭下,照著鞋樣兒裁剪成底,然后,再一層層地疊起來,用長長的麻線納成的。
由于鞋底有指頭那么厚,需用錐子先扎上眼,再把銀針捅過去,然后,緊拉麻線,拉到位后再用很大的勁頓一頓,如此,一個回合才算完成。一只鞋底納完,那底面上便呈現出密密麻麻的螞蚱眼兒,這時的鞋底變得如鐵板一塊。
老伴年輕時,干活麻利,兩天就能納一只鞋底,五六天能做一雙布鞋。那時全家10幾口人,穿的鞋全出自她的手。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有關政策讓她“農轉非”,安排了工作,她才很少納鞋底了。
如今,老伴退休后無事可干,于是她又重操舊業,說,我給你做雙布鞋穿吧!我欣然答應。70歲的她又像當年做媳婦時那樣,走針飛線納起鞋底來。看著快樂的老伴,我想,這活兒既能活動筋骨,又讓人精神愉快,還適合老伴養生哩!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