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覺非,北京七星劍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2000年創辦國內首個個人戲曲網站“咚咚鏘——中華戲曲網”(www.dongdongqiang.com)。2001年該網站獲得“中國優秀文化網站”稱號。現在,咚咚鏘網成為戲迷圈中戲曲評論最專業、信息更新最及時的戲曲網站。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闖入了一個特別的博客,說它特別是因為它的內容都是關于傳統戲曲文化和老北京建筑的,而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博客的背景音樂竟然是傳統京劇選段。于是對于博客的主人,我產生了極大的疑問。如果博客的主人是年輕人,那他為何選用京劇來做背景音樂,如果是老年人,他怎么會使用博客。帶著這份好奇,我冒昧與博客的主人孫覺非取得了聯系,并了解了他奇特、多彩的休閑生活。
從戲迷到創辦戲曲網站
孫覺非有兩個身份,上班時他是IT公司的市場總監,而回到家他是“咚咚鏘——中華戲曲網”的站長、網管兼程序員。很難理解35歲的孫覺非怎么會對京劇情有獨鐘,像他這個年齡的人一般會對搖滾樂、爵士樂感興趣。但孫覺非卻說自己對京劇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別人聽不懂在唱什么的京劇念白,他從小聽起來就沒有任何障礙。雖然家里從沒有出過戲迷,但是自從在侯寶林先生相聲中聽過他唱的京劇選段之后,便不由自主迷戀上京劇這門傳統藝術,直到今天他依然癡迷如初。
說到創辦戲曲網站,他從1999年開始談起。1999年的某天,從事網絡工作的他在網上發現了一個洗去論壇。如獲至寶的他興高采烈的與論壇的網友打招呼,可是沒聊多久就被人轟了出去。因為在網友的眼里他什么都不懂,而那個論壇是專業沙龍。這讓他意識到戲曲的圈子太小了,只限于專業人事,這大大阻礙了發展更多戲曲愛好者。于是創一個戲曲論壇的想法不斷地在他腦子里打轉,“我想用網絡聯系更多的京劇愛好者,不一定是專家,只要對京劇或者戲曲有興趣即可。”于是他創辦了一個戲曲愛好者論壇。為了向戲曲大師紅豆館主致敬,他將自己的網名定為“紅豆少主”。
經過一年的運營,他發現論壇存在不少弊端。“首先論壇只能說,不能聽。另外,上傳圖片也很困難,于是就有了做網站的想法。”就這樣,咚咚鏘網粉墨登場了。
把副業干得比主業更精彩
在網站創辦之初,孫覺非對于如何辦網站并不太了解,所以他雇傭了一個在校大學生來進行網站的日常更新和維護。經過1年的學習后,他才開始自己打理網站。在普通人看來要辦好一個網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孫覺非一個人行嗎?而他自己認為“其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多工作,我一般每天會用2個小時的時間完成日常更新和維護。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干一些其他的事情。”雖然這么說,但是網站創立之初,他還是遇上些麻煩。因為網站中登載的文章需要有人來寫,但是誰會給一個不知名的網站投稿呢?所以孫覺非只能自己四處收集資料,轉載刊登。那時他將工作之余的全部時間都投放在網站上。
俗話說:“天道酬勤”,孫覺非的努力沒有白費。2001年10月“咚咚鏘——中華戲曲網”在近4000家網站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優秀文化網站”稱號。當組委會告知孫覺非這一好消息時,他感到既激動又吃驚。網站獲了獎,孫覺非也成了名人,報紙、雜志、電視臺采訪不斷,但他一直十分低調,因為他認為做這一切的最原始初衷是讓自己快樂,并無他求。
現在,咚咚鏘網站已經開設了近30個欄目,包括:京劇知識、網上欣賞、交流互動、信息快遞等內容。并開辦了咚咚鏘新聞、京劇人之窗、梨園軼事、戲曲E文、名家訪談等品牌欄目。向網站投稿的人越來越多,并且網站還擁有一批專欄作家。另外,孫覺非說道:“因為有了站內廣告,現在網站不但可以自行負擔維護費用,每年還可以給我帶來不錯的收入。”問他未來網站的發展方向,他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將網絡商業化,將來融資、上市。”
將樂趣擴大化
在網站獲得巨大成功后,孫覺非又將自己的業余生活延伸開去。他說:“接觸京劇后,發現傳統工藝品精巧又有文化內涵,例如京劇行頭、臉譜,于是對傳統手工藝品產生了興趣。在探訪手工藝作坊的工程中,又發現很多隱藏在胡同中、不為人知的古跡,于是探尋北京城里古跡又成為我業余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每到周末孫覺非都會帶上他的相機,開始自己的北京探尋之旅。回到家后,整理出相關資料,再將自己探尋見聞和資料一并發到博客中,與網友交流。當然網站的日常維護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雖然無論上班還是下班,他每天都很忙,但他卻樂在其中。
對于未來,他除了想將自己探訪所得整理成書出版外,沒有什么特殊的構想“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只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就無時無刻不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