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食筍就不得不提到江南。無論是主料還是配料,筍在杭幫菜中都是絕對的主角。在西子湖畔,大到樓外樓、張生記,小到街頭的家常菜館你都能看見竹筍的身影。筍干老鴨煲、春筍步魚、油燜春筍、南肉春筍等用竹筍烹制的美食樣樣都是杭幫菜中極品。而到了“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春季,春筍這春季第一鮮在江南百姓的眼里絕對是不容錯過美食。雖做不出春筍步魚、油燜春筍這樣的名菜,但清拌筍絲可是家家必食的菜肴。
筍在杭幫菜中做法很多,炒、燒、燴、燉皆可成肴。因其方法不同,風味也各異。江南百姓通常將一支竹筍根據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不同,而分檔食用。上部嫩頭,宜用來炒食或做肉、魚的配料;中部可切成筍片單炒;根部質地較老,除供煮、燴肉,烹雞湯,也可放在壇子中發酵制成干筍后,燉著吃也很適口。
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筍有著獨特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道雅食。竹在中國文人的眼中是清高的象征。而竹筍則將文人的這份清高、淡雅的心境帶入飲食領域。蘇東坡曾寫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不俗加不瘦,竹筍加豬肉。”而他的妹婿黃庭堅也說:“南園苦筍味勝肉”。聽起來雖說有些荒唐,筍與肉如何相提并論,但是文人追求的這份淡雅、淳樸、自然卻在這小小的筍上顯露無余。
筍除了帶著一股子文化味之外,還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筍味甘、微寒,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的功效。在民間用竹筍和河鯽魚燉湯,可以有助于患上麻疹、風疹和水痘初起、發熱口干、小便不利的孩童早愈的功效。而久瀉的病人可以通過食用竹筍煮粥來治療脫肛。用蟲蛀之筍,加陳葫蘆、冬瓜皮加水煎服是利尿的良藥。另外,竹筍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蛋白質、氨基酸、鈣、磷鉀、胡蘿卜素,并且它低糖、低脂肪、多纖維是現代人推崇的綠色健康食品。
1春筍炒雙仁
春筍與核桃仁、魚丸清炒。筍香,魚鮮,核桃仁營養,美味可口。
2翡翠燜雙筍
油燜的“黃芽頭”春筍,配以翠綠的菜萵筍提色,美味又美觀,雙重的享受。
3筍干老鴨煲
湯醇味濃,油而不膩,酥而不爛,筍味清香,生津開胃。
4油燜春筍
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制,鮮嫩爽口,略帶甜味,是杭州傳統時令風味名菜。
5春筍燉公雞
一道家常菜。以春筍借味,有著和筍干老鴨煲的相似的妙處。
6紅油筍絲
鮮筍絲與辣椒油清拌。筍絲細膩,咸鮮香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