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市在全國率先施行“廉情公示”,675名副局(科)級以上的市管干部將房子、車子和家庭基本情況在單位內張貼公示。這一創舉引發高層關注,但社會上的質疑聲也不斷
溪搞領導干部廉情公示是‘外熱內平靜’。”4月21日,浙江省慈溪市紀委黨風廉政建設室主任楊智峰說。
今年1月,這個縣級市施行副局(科)級以上市管干部廉情公示,公示內容涉及官員的房產、汽車等財產,官員廉潔自律和廉潔從政情況,配偶和子女工作(求學)、名下房產等情況共24項。官員的公示表被貼在單位的政務公開欄上,接受職工監督。
此舉如一石擊水,在全國掀起波瀾。一些專家稱這是中國目前最大力度的廉政舉措,是中國官員財產申報突破的希望。但同時質疑“作秀”聲也不斷。
楊智峰說,共有675名副局級以上市管干部進行了廉情公示,從公示情況看,尚未發現有問題官員。
“但對有疑點的官員已要求向紀委書面作出說明,我們相信領導干部的填報,不過一旦發現有虛報、瞞報的,將從重處理。”楊智峰表示。
“填表公示”亮家底
幾個月來,慈溪一直處于外界的輿論風暴中。但在當地的一些黨政干部看來,慈溪似乎處在風暴眼位置,“十分平靜,沒有像媒體說得那樣有什么大的突破。”
4月21日,記者在慈溪市行政中心、環保局、建設局以及滸山街道等單位的政務公開欄上,已見不到廉情公示的痕跡。
“公示后,這事就結束了。”慈溪市建設局黨委副書記、紀檢組長沈林絨說。
當初拿到這個廉情公示表時,沈并未感到意外,覺得跟以往在職工大會上述職述廉沒有大的不同。“以前還要寫書面報告,現在寫報告也省掉了,填個表就行,局領導都說市紀委給我們減負了,大家都很開心。”
但填表時,沈林絨還是斟酌了一番。她與丈夫商量過,因為表的第一部分要填寫本人及家庭基本情況,包括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私家車擁有情況,以及出國(境)求學(定居)、經商辦企業情況等8個方面。
“我有兩套房子,一套是房改房,100平方米零一點,一套是1995年買的商品房,70多平米,一輛富康轎車。”盡管表上未要求住房地址、面積和購房時間,但沈都如實填報了。
楊智峰說,第一部分是亮家底;第二、第三部分分別是要求領導干部遵守廉潔制度和禁止領導干部做的事;第四部分主要是對包括上交禮金禮券以及前三部分沒有涵蓋的內容。
沈林絨在填報后三個部分時,都填了“無”或“否”。“我都是實事求是填的。”
楊智峰說,被公示的675名領導干部在第二、第三部分中都填了“無”或“否”。他稱并沒有感到意外。
楊智峰說,填表也是一次警示、教育的過程,畢竟心里有鬼的干部填表的時候會發虛,與其被群眾察覺舉報,不如主動向組織講清楚,這個過程也是機會。公示對領導干部來說是一種約束,對發現的問題通過糾偏,及時改正,實際上這也是一種保護。
測評結果不屬公開范疇
公示表填好后,慈溪市建設局10多名副局級領導將公示表交到沈林絨手里。按規定要有所在單位黨組織審核意見。
“局里讓我簽下意見,這讓我很為難。”調到市建設局不久的沈說,她還是簽下了“情況屬實”意見,“說實在有的人我并不了解。真不真實,我不可能是去問他,我相信大家,要靠自覺。”
廉情公示表被貼在了建設局一樓的政務公開欄上,在完成不少于三天的公示期后,撤了下來。隨后建設局的全體職工對公示情況進行測評。測評表由慈溪市紀委統一制作,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檔。
測評用無記名投票,但要寫明自己的身份,如是職工、中層干部或局領導。沈林絨填上局領導身份后,和職工一樣將測評表投入票箱,然后將票箱交到市紀委。
楊智峰說,按規定,所有測評表原件和單位的匯總表一起交到市紀委,但執行中也有只提供匯總表而沒有原件的。
包括沈林絨在內的建設局全體職工都很想知道測評的結果,但并不得知。測評結果不屬公開范疇。
“這是我們市紀委掌握的。”楊智峰說,“目前為止沒有超過三分之一不滿意票的,但對不滿意票相對集中的領導干部,我們仍然要求其書面說明情況。同時也會分析,考慮是否用其他手段。但具體到對某個領導采取處理措施目前還沒有到這個地步。”
這一切,都是在慈溪市紀委內部進行。
“無舉報”是摸著石頭過河
在慈溪市建設局廉情公示的幾天里,去該局辦事的市民鄒新民看到了公示表。他覺得很新鮮。“我很注意這些領導的老婆孩子叫什么,在哪里工作上學,有多少房子車子。”不過,鄒臉上露出不屑,“我不相信這些領導會如實填報。”
慈溪市環保局一名職工說,一個單位里職工多少對領導家庭情況有所了解,如果領導不想人知道的他是不會填的,所以他填的又是大家知道的。
這位職工說,不過,他在填的時候,思想上肯定是激烈斗爭一番。畢竟大家眼睛都盯著呢。
但這種警示作用到底有多大,楊說也不好估算。在廉情公示后至今3個多月里,慈溪市紀委稱沒有接到舉報電話和舉報信。
其實,表面上看來平靜的慈溪,仍然涌動著一些“水泡”。
4月21日,記者到慈溪市環保局走訪。這個局去年發生腐敗窩案,包括局長在內的7名官員因腐敗而獲刑。
據國內有關機構調查,97%的國內官員對財產公開制度有抵觸情緒。在慈溪這個擁有170多萬人口、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中排名第六位的東部沿海發達縣城,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更是個敏感的話題。
有專家分析,慈溪廉情公示的內容,基本上包括了官員財產申報的一些核心內容,考慮到“官員財產申報”所遇到的巨大阻力和現實沖擊,慈溪有關方面選擇了“廉情公示”這種說法,與其說是一種刻意回避“財產申報”的說法,還不如說是一種“摸著石頭”的策略。
向制度化邁進奠定基礎
在經過廉情公示后,慈溪市紀委著手對公示的情況進行分析、疏理和研究。
楊智峰說,市紀委將對這些領導干部建立一個基本情況資料系統,經過兩三年的廉情公示,加以比較分析,如瞞報、漏報的話,兩三年里可能會體現,紀委就在這過程中發現苗頭。
楊智峰坦承,廉情公示是個新生事物,一切都是摸索中,但會長期堅持下去,每年都要搞,可能經過若干年成效才會顯現。但楊智峰強調,不會過多涉及財產申報,主要是廉情。
“根據這次公示群眾的反映,市紀委可能會通過適當的途徑向群眾反饋測評和調查情況,但要因地制宜,有所區別,還要條件成熟,這是個漸行的過程。”
對今后廉情公示的對象、內容,楊智峰表示,會有些細化,有些內容可能要調整,包括方式、范圍和時間等。
有專家分析,雖然慈溪的干部廉情公示制還不是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但廉情公示制中的干部財產從申報到公示核實的一系列環節和做法,都可以為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積累經驗甚至奠定基礎。待夯實這一基礎環節之后,稍一改革即可變為實質意義上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因此,浙江慈溪的領導干部廉情公示制又向制度悄然邁進了一步。但這過程能否堅持,能走多遠?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