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非理性發展一直伴隨著炒風,目前房地產業依然面臨著巨大庫存,房價將面臨新一輪的下行調整,但在通脹的壓力下,下跌幅度將漸漸放緩
“買婚房送新娘,點她就送6萬嫁妝”,“最想抱誰回家就點我”,“陪嫁洞房”。
2009年4月13日,在北京豐臺金泰城麗灣項目的宣傳網頁上,十一位美麗售樓小姐的照片配上大紅的雙喜字,乍一看誤以為征婚廣告。而拉到整個頁面的左下角,出現了項目的實景圖以及簡介。
如此宣傳的確吸引了很多網友關注。不僅如此,網站內容顯示,在達到商家設定的條件內,買房子的人可以跟漂亮的售樓小姐談戀愛,如果結婚還可以得到開發商給的6萬元購房款作為“嫁妝”。
對于這樣的營銷手段,被網友戲稱“歪招”、“狠招”,甚至是“房產商黔驢技窮”、“開發商的無良炒作”。
有評論認為,在當前樓市日益不景氣的背景下,地產商為售出樓盤可謂是費盡心機,而“炒作”背后則在某種程度上預演房價會繼續下跌。
炒作預示房價下跌空間
受新房紛紛打折沖市的影響,近來北京二手房成交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相關數據表明,五環和五環以內的房價開始出現了價格倒掛現象。
而《市民》致電天鴻地產、遠洋地產等多家大型房地產公司時,“賣的很不錯,沒有打折促銷活動”幾乎是統一答案。
據悉,2009年北京樓盤成交量累計到2月底的整體統計,竟然比1月份翻了一番,賣出了2萬套房;3月份利好持續,又增長了80%多。似乎一夜之間,回到了2007年樓盤交易的“牛市”。
然而,質疑聲也自然不斷。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常務理事戴欣明認為,樓市的非理性發展一直伴隨著炒風,商家炒作的力度通常在兩種情況下營銷力度比較強,一是預期房價下跌,營銷的目的是快速出貨;另一種是搶得先機,領漲或領跌。
很明顯“買房送新娘”的項目營銷不是后者。
“房價慢慢下行對各行各業都有利,短期內有彈性會為市場注入活力,而活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信心。”戴欣明強調。
金典地產總經理張寶全認為,現在北京處于買方市場,即銷售商多,購房者少,出現了房價難有漲幅的情況,“如果說房價升高了,我認為大部分是炒作、吸引眼球,違背了市場規律”。但張寶全也指出,“市場各種炒作五花八門,每個樓盤都可能用各種營銷策略來吸引眼球,但這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作為樓市的普遍現象看待。”
“新奇促銷方式,似乎在暗示著房地產價格的風向,即房地產業依然面臨巨大的庫存,房價將面臨新一輪下行調整。”地產界資深研究專家李松德指出。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此前也通過媒體表示,從其了解的情況看,2008年各個開發商都只完成了銷售計劃的一半左右,回款情況比銷售情況更差。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預計北京房價還有10%左右的調整空間,估計在今年六七月份將會達到今年價格的最低點,但成交情況應比去年有所好轉。
“假性買方市場”誘導消費
“雖然現在房地產還是買方市場,但是我們可以把現在的買方市場看成是‘假性的買方市場’。”戴欣明指出。“假性買方市場”特點是,產品市場化程度往往不高,受政策的影響大;政策變化立即引起市場的變化,甚至是急劇的變化,政策影響房價上漲與下跌。
戴欣明分析道,上個季度部分樓盤的房價上漲并不是因為品質改變了,一夜上漲1000元/平方米不可能是品質提升,就像2007年房價上漲速度與品質的關系更是不太沾邊—前者是政府“推市”帶來的結果,后者是政策漏洞的結果。也包括首次置業、結婚置業等所謂的剛性需求的釋放,次要的原因是市場壓抑。
當房價開始下跌時,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政策,包括現在房價具有了彈性也是因為政策使然,因為中國經濟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下,制造業異常寒冷,需要一些容易熱的產業來均衡經濟發展,房地產業首當其沖。
李松德認為目前房地產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就是緩慢下降,快速下降對整體經濟沒有好處,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不能不清楚地看到,目前還沒有讓房價快速下跌的動力,房地產已經成為平衡經濟的撒手锏,反而非常有可能用通脹的形式解決高房價。”戴欣明告訴《市民》。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1月擴大0.1個百分點(屬于下降通道);環比上漲0.2%(區域影響造成)。
從數據看出,房價下跌的速度在明顯地放緩,在通脹的壓力下,也許這種數據上的房價下跌仍將繼續放緩。
房價下行內涵有點亂
“房價的晴雨走勢究竟如何,消費者還需理性審視。房價的漲落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
“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買房的人多但是房源少,此時價格肯定會漲不會落;相反的,若是樓盤再炒作也沒有購房者青睞,那么房價必然會降低。同一樓盤或項目如果賣得好,第二期肯定會漲價,若賣不掉商家一般則采取打折銷售等促銷手段實為降價。”顧云昌分析道。
對于這一點,李松德也表示認同。“無論是任何的方式房價調整,最終還是取決于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造成房價下降在實際中表現為,交易量的下降,存貨量必然增加,開發商的資金鏈變得緊張,為了加速銷售、回款速度,開發商則會采取打折與其它或明或暗的降價方式刺激市場回暖,開發商銷售壓力越大,降價幅度也會越高。反之交易量高則房價升。
據顧云昌介紹,造成房價起伏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說郊外的樓盤多了,樓盤的平均價格也就下來了,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買的是什么樓盤,樓市的情況不能整體一概而論,“漲”或是“落”要根據樓盤的實際而定。
而當下受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解決高房價有三種方式:一是政策打壓繼續下降,但是要以犧牲諸多機構利益為代價,為了降低這個損失,實行“托市”;二是提高品質,維持價格,這是市場化運行機制比較完善的情況下的狀態;三是用通脹的形式,讓貨幣貶值,房價上漲也是降了,實施“推市”。
戴欣明指出,由于區域經濟態勢不同,也不排除這三種狀態共存。在未來房價走勢將變得更為復雜,但是有一點應該可以明確的就是彈性中微微下行,只是下行的內涵看上去有點復雜。
“盡管三月份部分房價已經開始反彈了,但是目前的房價還不穩定,還有下降的趨勢存在。”顧云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