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英語口語要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說話或朗讀時,語音語調(diào)正確;第二,用英語交流的時候用語恰當,語法正確,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第三,用英語表達時流利順暢,內(nèi)容充實,前后邏輯清楚。口語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不但能促進聽力的發(fā)展,又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說”是建立起交流的橋梁。但在長期的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差。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缺乏語言環(huán)境
初中學生是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四、五節(jié)英語課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課上所學的知識也難以在課外得到實際運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嚴重影響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2.聽英語機會太少
說英語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大量的聽英語的實踐基礎之上,而初中學生由于缺少語言環(huán)境,加上少數(shù)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不夠理想,更缺乏現(xiàn)代教學手段等原因,聽的機會較少,這就直接影響了說的訓練,阻礙了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3.心理障礙的影響
由于平時缺少訓練,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如,語音、語調(diào)不夠正確規(guī)范,詞匯、句型、語法不夠熟練,朗讀、背誦等基本功不夠扎實等,學生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以致形成心理障礙,怕說不對,說不好;怕說錯,怕被譏笑,被批評。開口難,連貫敘述更難,越怕越不敢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初中學生膽子大,愛發(fā)言,善模仿等一系列優(yōu)點,鼓勵他們大膽模仿,積極發(fā)言,過好開口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yǎng)情感
《新課程標準》指出“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習語言的效果。積極的情感如自信、動機、愉快等能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學生的“啞巴英語”,在課堂上教師應采用簡單的自我介紹、模仿練習、值日生匯報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喜歡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后,教師還應注意融洽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以逐步緩解學生緊張、膽怯的心理壓力。師生之間經(jīng)常用英語進行對話,見面時道一聲“Good morning!”分手時說一聲“Good bye!”。 教師可通過請同學“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英語交流來了解和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如:“How areyou going to spend this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How do you like myEnglish classes?”“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y?”“Why are you feeling so happy?”教師的作用是創(chuàng)造一種使學生能夠用英語自由對話的環(huán)境,同時,要經(jīng)常教育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在于多實踐,鼓勵學生勇于開口。
二、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進取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把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才能使學生輕松地學,愉快地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角色運用
開學初,為班中每位學生都取個英文名字,如,“Henry”,“John”“Mary”等。學生非常喜歡自己的英文名字,課后也常用英文名字打招呼,進而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如,“Mike,may I use your pen ?”這種角色運用,使學生感覺到課上所學的語言知識在課后得以運用,激發(fā)他們開口說的興趣。
2.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為了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不斷鞏固語言知識,我們可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值日報告,小組練習,情景對話,表演等形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What does he do?”這一句型時,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醫(yī)生、工人、教師、警察等,讓其他同學根據(jù)這一情景,進行問答。如,S1:What does he do? S2:He is a doctor. S3:What does she do?S4: She is a teacher.
3.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英語教學開辟了新天地,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逼真、生動、形象,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鍛煉口語的自信心。如,在教“過去進行時”時采用多媒體設置一個brainstorming 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反復訓練“I was doing…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了新的句型,并正確運用到交際活動中。
三、講究策略
對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尤其是對初學英語者來說,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在口語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策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只要學生敢于運用新學的語言知識進行交際,就要表揚、鼓勵,而不應一味注重學生所用語言的正確性。不斷地糾正學生口語中的錯誤,結(jié)果只能使學生感到挫傷,甚至會使某些學生因此放棄用英語進行交流。
教師的糾錯要講究方法,注意藝術,有所選擇。對于一些小錯,尤其是因?qū)W生不熟練而造成的口誤就不宜“有錯必糾”,因為隨著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這些錯誤都會自行得到改正的。即使需要改錯,也讓學生自己改正。例如,當學生說Tom always does her(x)homework carefully and …時,教師可以微微搖頭,學生就會立刻意識到口述有誤而重新敘述。當學生說到…h(huán)is homework…時,教師微微點頭,這個小錯誤學生自己就改正了。
當學生說英語出現(xiàn)嚴重錯誤時,則必須予以改正。但也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切忌粗暴打斷,嚴禁訓斥指責。這時最好采取間接改正的方法。例如,學生說出 I go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這個錯句時,教師可以若無其事地說:Oh, yes. I see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或者說: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這就間接地改正了學生的時態(tài)錯誤,同時又保全了學生的自尊心,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地繼續(xù)口頭敘述。
四、重視聽讀
聽力是獲取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口語交流的前提。只有聽懂了,才能很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除了加強對課文內(nèi)容的聽力訓練,我們還可以選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材料,如一些經(jīng)典的原版電影,英語歌曲等,對學生進行“精聽”,“泛聽”等訓練,以此來幫助學生存儲一定的口語表達的句型格式;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高口語的流利程度。
朗讀是訓練語音、語調(diào)、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朗讀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掌握在語流中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如連續(xù)、失爆、同化、重讀、節(jié)奏等,能夠迅速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在熟讀的基礎上,再選擇一些句型、段落、名言等進行背誦,使朗讀技能熟練,這樣不但有利于積累精彩的語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與提高。
英語口語學習是一個曲折而艱辛的過程。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我們要根據(jù)新課標調(diào)整好自己的英語教學模式,樹立新的英語教學觀;要善于發(fā)現(xiàn)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不斷探索更佳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口語中的困難,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于口語學習的環(huán)境,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施展興趣的天地,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迎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