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商業環境的變化為企業帶來了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一路征程中,一些企業業績一路扶搖直上,同時,也有不少曾經的品牌企業從坡頂滑落,一蹶不振。
過去數年中快速擴張、逐步走向國際化的企業如何在未來的商業環境中繼續一路走好?他們要實現在未來的繼續領先需要具備哪些基因?又需要防范哪些陷阱?
全球融合的趨勢,將促使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開放,企業經營越來越正規和理性。在此背景下,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和能力,將上升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層面。
尋找可持續基因
“過去10年,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中國與全球其他經濟體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這10年間的每一天,中國與世界最發達國家的距離都比昨天更近一些。”依據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中庸對未來10年中國商業環境變化趨勢的判斷是:中國的商業環境將更全面地與國際接軌,包括商業政策法規、市場環境、商業模式、企業經營模式、消費方式與水平等都將向國際看齊。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種全球融合的趨勢,將促使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開放,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經營將越來越正規和理性。
未來10年的商業環境變遷中,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林中庸認為,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變化都可能是翻天覆地,令人始料不及的,因此,企業在未來特別需要培養靈活應對變遷、在變遷中生存并強大的能力。
出于以上對中國未來商業環境的判斷,中國企業在未來10年要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必須找到并且保持自己的長贏基因。他認為,全球市場的一體化策略、區域市場的本土化策略、對互聯網新應用的掌握、新技術的研發、市場應變能力、環保節能、企業社會責任、產品、經營模式、組織的創新等等,將會成為未來企業成功的關鍵。
堅守“主業”構筑壁壘
在眾多企業陷入多元化“陷阱”的同時,對于自己專業領域、企業文化的堅持,不能不說是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競爭不斷加劇的未來商業環境中,唯有堅守“主業”的專業主義者甚至“偏執狂”才能更好地實現國際化生存。
對于這一點,堅定甚至偏執地只生產非電空調的長沙遠大集團有自己獨到的認識,虔誠地“關注生命、關注健康”的環保“原教旨主義者”——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總裁張躍表示,“我們只做獨創的東西,我們只生產別人喜歡的產品。第一,獨創的產品價格由自己決定,肯定盈利多;第二,別人喜歡的產品你才賣得出去。這兩條是我們的盈利模式或者說企業基本的生存之道。” 產品獨創性不僅可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可構筑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壁壘。
思考全球化,行動本土化
未來10年,中國企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商業環境與國際化對接之后,企業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發展的問題。
要成為一個比較成功的跨國企業,企業要在全球市場策略和區域市場策略制定上有獨特之處,在所從事的每個業務領域都占據領先地位,同時還要重視區域本土化策略。要堅守“挑戰與創新”的品牌基因,使企業不斷挑戰自我,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創新的技術和策略引領市場,練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企業走到海外市場,首先要了解外面市場的特點、消費習慣、價值體系,以及當地的文化。此外,時機很重要,產品很重要,品質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才,讓當地優秀的人才發揮自己的才能,信賴他們,利用他們的做法來展開經營,這樣才會比較順利地開展自己的海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