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監會發布的一則數據引人關注——2008年全國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8043.50億元,同比增長38.84%,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21%。全國保費的80%多竟然是通過中介渠道完成的,這不免讓大家對中介的“快速成長”刮目相看。為此,記者特意采訪了上海的保險中介機構以及相關業內人士,發現其實這個數字背后水分多多。
虛開發票使代理保費高企在采訪中,一家保險代理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保監會公布的這組數字顯然是有水分的,而且水分不小。”據他介紹,看似高增長的保險中介保費收入,其實是不少保險中介公司虛開發票造成的。據了解,有的保險公司在年底為了完成業務指標,就讓中介機構虛開保費發票,再通過一些手段做平會計報表。雖然保監會三令五申嚴查虛開發票,也有不少保險公司為此受到處罰,但這種現象仍然屢禁不止。據悉,有些中小型保險中介公司,自己收取的保費,還遠遠比不上虛開發票的金額多。
此外,還有一些利益驅動也給中介增添了保費收入。比如,保險公司的營銷員如果掛在中介公司的名下做業務,那么除了傭金外,還可以獲得一筆額外的代理費用。所以,很多營銷員自然將業務轉移到中介機構。而中介機構也可依此向保險公司提取10%左右的費用。再如,有些參與招標的保險項目,完全可以直接由保險公司競標,但為了一些相關利益,往往會先將項目交到保險經紀公司手中,然后再分到保險公司這里,通過一個中間環節,就可能豐富了一些個人的錢包。
專業中介市場仍待規范盡管表面數據風光,但是記者了解下來,2008年保險代理公司仍然普遍虧損,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全年累計實現代理保費金額16.7億元,同比減少1.37億元,減幅7.57%;保險經紀公司的日子略微好些,保險經紀法人機構實現經紀保費金額12.2億元,全年累計實現經紀保費金額36.85億元,同比增加3.87億元,增幅11.73%;只有公估行業出現普遍盈利,這主要是因為雪災、地震等突發事件使得保險公估需求增長,保險公估法人機構實現估損金額12.91億元,全年累計實現估損金額48.12億元,同比增加16.7億元,增幅53.15%。
此外,中介市場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例如保險中介兩極分化嚴重。業內人士表示,保險中介市場優勝劣汰在所難免,不過發展方向應該是明確的:一是繼續走專業化的道路,二是綜合化發展。“像打價格戰、虛開發票等行為對保險中介公司的長遠發展肯定是有害無益。”
記者了解到,保監會將進一步規范保險中介市場,2009年將選擇部分區域和部分保險公司,對中介業務進行深度調查,從制度和機制上加強保險公司中介業務的監管。積極探索打擊保險公司利用中介機構虛開發票、非法套取資金,縱容放任保險中介機構欺詐誤導、挪用保費等行為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同時,著力推進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分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