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摘要]電視劇《闖關東》在全國熱映后,贏得了觀眾和媒體的廣泛贊譽。這部劇作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多觀眾的喜愛,是電視藝術創作上的成功。從文化產業運作規律的角度分析其成功的經驗,對我國電視劇產業水平的提高是有借鑒意義的。
[關鍵詞]《闖關東》;文化產業;文化產業資源;創新;文化產業鏈
由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和大連電視臺聯合投資拍攝的52集電視劇《闖關東》,作為2008年度央視的開年大戲,在黃金時段播出后引起了熱烈反響。這部劇作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多觀眾的喜愛,是電視藝術創作上的成功,然而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可以從文化產業規律的深度加以分析,以便為提高我國電視劇產業的水平提供借鑒。
一、文化產業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
從廣義上說,文化產業資源就是一切可以產業化的文化存在對象,包括自然生態景觀、歷史遺址和文物、地方工藝、飲食以及文化設施等有形的物質文化資源,優良的精神傳統、藝術審美、民俗風情、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無形的精神資源以及人才資源。在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最根本的就是以文化資源為生產要素,轉化為可供市場消費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所以說任何的文化產品都是在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形成的,離開這個基礎,文化產品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這個角度來說電視劇《闖關東》充分利用文化資源,以真實的歷史作為產品的內容和創作的基礎,是增強影片的觀賞性,獲得大眾認可的重要原因。
從清朝初年直至新中國成立前的幾百年間,從山東“闖關東”的移民達到2000萬人以上。其持續時間之長、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跡。闖關東作為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歷史文化現象,已經積淀成了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電視劇《闖關東》正是以此為創作源泉生產出來的可供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
文化產業資源的精神屬性是文化資源的價值內核,《闖關東》通過主人公的經歷折射出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以這種精神價值的強化為前提的。該劇的核心人物朱開山有著山東人淳厚質樸的性格特征,面對旁人的競爭和打擊,表現出寬容大度、隱忍謙讓、重情重義的高尚情懷;在廣袤的荒野上,他帶領家人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開荒斬草、繁衍生根,在茫茫的黑土地上創立家園;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局面,他勇于突破小富即安的生活模式,帶領全家到哈爾濱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通過誠實守信的經營很快勤勞致富;面對民族危亡,國恨家仇,朱開山全家同仇敵愾,表現出英勇無畏,誓與侵略者反抗到底的民族氣節。朱開山充分體現的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仁義以及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勇于犧牲的精神境界,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及精神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憑空杜撰絕不可能成就《闖關東》這樣的精品劇作,只有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才能使文化產品更具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贏得觀眾的好評。
二、樹立精品意識和發揮創新能力,是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用一流的藝術水準,創作一流的影視精品的定位,是《闖關東》成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的重要原因。這部劇匯聚了全國一流的導演、一流的編劇、一流的演員、甚至連片尾曲也是力邀國內一流歌唱家演唱,總投資達3000萬元,是近年來少有的大投入、精制作的電視劇。該劇的編劇在劇本創作中,深入東三省和山東的膠東、魯西南地區,進行了艱苦細致的采訪工作,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為了達到真實的藝術效果,攝制組輾轉黑龍江、山東、上海、江蘇等地拍攝,行程數十萬公里。為了真實地再現100多年前人們的生活畫面,劇組還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搭建了哈爾濱老商業街,在黑龍江黑河地區雪鄉塔搭建了鄉村街道和村落,在無錫太湖岸邊、膠東海濱搭建了闖關東的水路場景等,代表性的歷史場景多達150多個。正是創作集體的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追求完美的敬業精神,才有了《闖關東》的高品質的好作品。
由于主題比較沉重和深刻,歷史題材的長篇電視劇要想吸引觀眾,就需要在劇作的結構、包裝和表現手法上推陳出新。劇本的視角非常新穎,沒有將闖關東的歷史長卷做簡單的鋪陳,而是選取朱開山一家作為敘事線索,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對人物傳奇經歷的講述,巧妙地將一個家族的起承轉合與整個民族的命運和時代大背景相互交織,從而再現歷史,更生動形象地演繹出闖關東的艱辛悲壯和波瀾壯闊。“闖關東”本身就是人類遷徙史上的傳奇,所以劇中無論是情節的安排還是人物的命運都帶有傳奇色彩。該劇圍繞著朱開山夫婦以及他的三個兒子及兒媳構筑了淘金篇、農耕篇、經商篇和抗爭篇四個章節。這四個章節首尾呼應,安排得絲絲入扣,步步推向高潮,再穿插進斗智斗勇、死里逃生的傳奇故事,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情感糾葛,顛沛流離、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使劇情和人物充滿著沖突和懸念,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另外黑土地優美的自然風光,二人轉、東北大秧歌、關東民謠等濃郁的地方風情,精心營造的采人參、放木排、淘金、伐木、走馬幫等畫面,給人以視覺上的審美享受,大大增強了該劇的藝術效果。如此精心的設計使該劇既保有了歷史題材的“厚重感、史詩感、風情化”,又兼具傳奇性和藝術性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該劇的觀賞性。
演員對于角色的理解、把握、創作和演繹是影視劇作品成功的關鍵。《闖關東》之所以成功,就是演員們通過自己的表演所塑造的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打動和征服了觀眾。在該劇中實力派演員李幼斌把一個鐵骨錚錚、大智大勇、寬容大度的山東大漢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另外他犀利的目光、低沉的嗓音、沉穩的做派等細節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令人印象深刻。文他娘也是塑造得比較成功的人物,她勤勞善良、聰明能干、有著寬廣的胸懷,是中國所有偉大母親的真實寫照。其他主要人物的表現也很傳神:傳文的軟弱、順從;傳武的魯莽、英武;文杰的聰明、伶俐;那文的精明、能干;鮮兒的果敢、英氣;秀的溫順、隱忍;玉書的知性、識大體,每一個人物都性格分明,血肉豐滿,顯示出演員極高的表演功力。就連出場很少的大黑丫頭、韓老海、老獨臂、潘五爺、森田等人物的傾情演出,也給該劇增色不少。
三、營銷手段的成功應用
在美國好萊塢,“行銷大于影片”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可以說在電視劇市場中,營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電視劇《闖關東》在營銷策劃上也有成功的經驗。
1強勢播出,收視率創新高
《闖關東》選擇了由央視一套首播,然后再由地方電視臺重播的銷售策略。因為央視一套的黃金劇場是在中國有高影響力、高收視率、高品質的播出平臺,依托這個平臺,可以充分利用該媒體的品牌優勢,迅速地擴大該劇的影響。據央視索福瑞公司調查,截至1月20日,該劇最高收視率逼近11%,最大市場份額達27.5%,也就是說,超過
全國1/4的開機用戶在同時收看《闖關東》,而在該劇故事發生地東北三省和華北等地,前38集的平均收視率超過了9.7%。可以說《闖關東》在央視的重磅出擊為該劇的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在央視一套的播出結束,山東衛視、黑龍江衛視、吉林衛視、遼寧衛視等省級衛視又抓住時機掀起了第二輪的播出熱潮。特別是在春節放假期間高密度、高頻率地播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視高峰。
2多媒體、全方位的宣傳策劃
《闖關東》從拍攝籌備到最后的放映,新聞媒體的宣傳產生了巨大的效應。《闖關東》投拍伊始,拍攝方之一的山東衛視就進行了跟蹤報道,還制作了大型的宣傳照以及宣傳片,向觀眾進行介紹。特別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藝術報》《齊魯晚報》等多家主流報刊的報道,形成了全國的《闖關東》熱,是該劇開拓市場的重要原因。另外搜狐、新浪、網易、人民網等也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還開設了專門的貼吧供觀眾討論。圍繞電視局的方方面面,進行強大的宣傳攻勢,制造了社會輿論氛圍,使《闖關東》獲得了最大程度的關注,占據了市場的先機。
為了擴大播出的社會效應,創作方之一的山東衛視在推廣中策劃了許多活動。除了開展與觀眾互動,有獎收視之外,還專門組織了幾期特別節目來配合該劇的播映。山東衛視邀請《闖關東》劇組的全體演職人員舉辦了一場名為《回家》的特別晚會,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節目,還為觀眾講述了《闖關東》臺前幕后的花絮和故事。山東衛視大型文化類欄目《新杏壇》錄制了專題節目——《有情有義山東人》,邀請國內知名學者和作家共同探討山東人的性格特征。通過這些積極的宣傳手法,為該劇吸納了更多的觀眾。
四、文化產業鏈的延伸
對文化產品的評價標準是多重的,其中一個主要的指標就是該產品所帶來的產業附加值,即文化產業鏈。有學者形象地將其描述成一組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它的核心層是文化內容的研究、創作;第二圈是文化產品的制造業,通過科技手段和現代工業生產形勢大量生產復制文化產品;第三圈是文化產品的銷售業,通過市場中介和銷售,把文化產品和服務變成大家喜愛的消費品;第四圈是“亞文化產業”或者說是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以后產生的混合型產業。影視產業的高附加值也體現在產業鏈的延伸上。一部成功的影視劇,往往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可以借助這一核心資源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和購買力,從而開發出諸多的后續產品和衍生產業。
所以《闖關東》這樣一部好看又賣座的電視劇,不應該僅滿足于電視劇發行的一次性收益上,而是應該形成以電視劇為內容資源,盡可能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這一點上有許多經驗可供借鑒。像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哈利·波特》不僅帶來了高票房收入,又利用觀眾對影片的認同和追捧,生產出相關的圖書、唱片、玩具、游戲等產品同樣獲得巨大的收益。憑借其在觀眾中形成的號召力,《闖關東》的VCD制品以及相關圖書同步發行,正體現了文化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和增值。
借助影視劇的影響力來推動旅游業的發展,也是延伸電視劇產業鏈的開發模式《闖關東》拍攝地之一、朱開山的老家——濟南市朱家峪村正以電視劇的播出為契機,全力打造以闖關東為主題的旅游項目,促銷旅游業。用影視資源吸引游客,最大的賣點就是讓游客親眼目睹、親身體驗影視作品中所描寫的場景。所以景區已把朱開山的老宅復原,并計劃逐漸把在黑龍江黑河市、哈爾濱市等外景地拍攝用過的服裝、道具和其他場景,包括淘金場、伐木場、挖煤場、狩獵場等復制過來,全面展現當年“闖關東”的真實場景,以此為基礎,建設一個參與性、體驗型、互動性較強的主題公園。可以預見,影視與旅游的融合必將給朱家峪景區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成為新的旅游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