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鋒
重點關注軍工、煤炭等行業的央企整合與重組。
重點留意上海等地方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以及周期性行業中跌破重置成本的公司。
2009年的股市開局不錯,上證指數在1月5日和6日均小幅上漲。具有重組概念的個股,表現尤為搶眼,如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這兩日累計漲幅分別為12.22%和14.20%,遠高于同期大盤6.29%的漲幅。在2009年,將有哪些上市公司投入到重組浪潮中?投資者又該如何從中尋找投資機會和規避風險?
中投證券認為,上市公司重組有3條主線:央企和地方國資委所屬上市公司進行的資產重組;基于行業發展需要,企業自發進行行業內的并購;在當前直接IPO融資困難和“保殼”需要下,圍繞ST類殼公司進行的并購重組。
到2010年,中央企業將從現有155家縮減為80至100家,各央企集團很可能加大對旗下上市公司實施資產注入的力度,國有資產擁有絕對控制地位的行業易發生資產重組。在行業方面,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軍工、電網電力、電信、煤炭、航運等行業的央企整合與重組。在地區方面,應重點關注上海、北京、深圳、東北老工業區等相關地方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
在第二條重組主線下,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周期性行業中鋼鐵、水泥、汽車、交通運輸等跌破重置成本的公司,以及資產重估類企業,如商業零售業。商業零售業中的部分公司股價相對凈資產溢價的幅度普遍不高,但卻擁有大量自有物業資產,其公司市場價值遠超賬面價值,使得相關公司真實價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投資者可重點追蹤南京中商、友好集團和開元控股。
在“借殼”重組主線下,投資者應選擇股本較小、股權結構簡單、單位凈資產較高、債權債務清晰、整體價格便宜、控股股東為地方國資的上市公司,但此類機會更難把握,投資者要謹慎對待。
明確了重組概念股以后,何時進出比較合適?宏源證券分析師唐勇剛表示,一般涉及到重組概念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前,都會被市場炒作2-3次。重組一般要經過3個環節,即獲得董事會、股東大會和證監會等相關部門批準。在重組方案獲得公司董事會批準后,市場會有第一輪炒作,股票價格上漲幅度一般較大。方案獲得股東大會批準后,出現第二輪炒作,其熱情和第一輪大致相當。而方案獲得證監會等相關部門批準后,就會引起市場資金的再次關注,但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重組方案好于或與市場預期一致,公司股票價格可能小幅上漲;二是重組方案得不到市場認可,股價下跌。
機會與風險同時存在。唐勇剛表示,重組概念股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股票被市場過度炒作,漲幅過高而存在的風險,投資者應注意回避。其次,重組方案未獲董事會、股東大會和證監會等相關部門中任何一個通過,無法實施,或者最后一關的證監會等相關部門未予批準,對這種風險更應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