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寶泉
商品市場久違的反彈如曇花一現,后期熱點或散亂,投資要冷靜。
最近兩周商品期貨市場的行情,主基調是震蕩和反彈,部分品種的反彈還異常激烈,如上海期銅和天膠主力合約在新年后的第二個交易日,竟然出現了連續第三個漲停板,交易所再次啟動了強制減倉措施。要知道,一段時間以來,大家對連續跌停板已經司空見慣。在這種背景下,出現連續漲停板自然會引起部分市場人士的驚訝。
這輪商品價格的反彈和“帶頭大哥”原油價格的上漲有直接關系。但在反彈的情緒得到宣泄后,巴以沖突稍微緩解,利空的經濟基本面就再度受到關注,7日原油價格單日下跌超過12%。所以去年12月底開始的商品價格的上漲仍只能定義為反彈。
從宏觀經濟來衡量,首先被定義為反彈行情的是工業品。但宏觀環境并不支持商品價格就此走牛,全球股市的暫時企穩并不代表宏觀環境好轉,僅僅是暫時的平靜期。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衰退遠未結束。美國ISM制造業指數連續7個月下滑,11月份的工廠訂單呈現連續第四個月下跌,耐用品訂單金額減少1.5%,非耐用品更是減少7.4%,未來幾個月還將有大量失業出現,等待救助的岌岌可危的企業還將增多,部分州財務已經陷入嚴重困境。
至于農產品,不能單看經濟狀況。農產品中,國內最活躍的是油料和油脂。美豆類先于原油見底,自去年12月初到1月6日反彈了31%,國內豆類在外盤和國家前所未有的收儲力度的利多支持下,也出現了可觀的上漲行情。這其中除了美元和原油因素外,主要是天氣因素在發揮作用。自南美大豆播種以來,天氣一直不甚理想,干燥天氣的持續已經對阿根廷大豆的單產產生威脅,預計本月各機構的報告中將下調該國大豆產量。
未來農產品的行情研判,還需要重點關注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上臺后對生物能源的態度。2006年初,正是小布什的國情咨文中提出大力發展生物能源,才助成了農產品的大牛市,后來有人把糧食價格的上漲歸咎于中國,簡直就像美國財長保爾森把次貸危機歸咎于中國的高儲蓄一樣荒謬。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的一半,該國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玉米產量的30%被用來喂汽車,糧價不漲才是怪事。再有,全球植物油的消費中已經有20%是工業消費,工業消費中也是有相當部分被作為燃料燒掉的。
除了生物能源需求增加外,在過去8年中糧食產量的年增長率是1.1%,但是人口的增長率是1.2%,并且由于肉食消費增加,使得糧食的消費年增長率達到1.6%。因為平均5至6公斤糧食才能轉化為1公斤肉,全球糧食庫存的下降并沒有停止,現在仍有8億人餓肚子。所以長期來說,糧食價格即使不考慮貨幣注水造成的通脹,底部也必將逐步抬高。
當然,就在操作層面來說,光有長期展望和戰略規劃是不夠的,保證金的交易方式要求投資者還必須保持戰術上的靈活性,時機把握上要精準,資金和倉位管理上要合理,如用兵一樣進退有度,攻有攻法,守有守法,不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商品期貨行情經過危機引發的大跌后,又經過了反彈情緒的宣泄,后期熱點可能散亂,品種走勢將趨于分化,走勢也將更混亂,這個時候要保持冷靜,不要隨便出手,要耐心等待勝率最大的機會。《孫子兵法》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這是求勝之謀的最高境界。兵法又說“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這實際上是說不干沒把握的事。其實,在金融市場上以博弈為手段以期獲取利益的人,都應該研讀一下兵書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