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南
近幾年來,農民工的健康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關注。農民工健康促進行動是“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的組成部分,是針對農民工健康問題,由政府主導,部門負責,全社會參予,實施有效干預,提高農民工健康素質的一項系統的活動。
一、農民工健康促進行動的重要性
農民工是在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形成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世界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特色”。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據統計,農民工占全市人口的3/4以上,他們在深圳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工的生活狀態和健康狀況,非常令人擔憂。關注農民工,關注農民工的健康問題,讓他們能夠享受社會的關懷,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的權益,不僅關系到城市化進程。也關系到社會公平、穩定和和諧社會的建設。開展農民工健康促進行動,喚起全社會對農民工健康的關注,具有重大意義。
1、農民工是健康方面的弱勢群體。進城謀生的農民工,由于受到文化素質、技能水平的限制,往往從事的是苦、臟、累、險、差、高溫、高空、有毒、有害的工種,工作超強度,工時超長度,許多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性保護。加上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足夠的醫療保健知識,生病時不及時就醫,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甚至釀成悲劇。
2、農民工是城市社會經濟建設的生力軍。農民工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為此,我們不僅要保障這些徘徊在城鄉之間的群體的物質生活,更應該關注他們的健康問題。解決好農民工健康問題,才能讓他們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
3、農民工健康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工住得差、吃得差、干得累,極易產生各種身心疾病。作為家庭收入“頂梁柱”的農民工,如果他們一倒,則可能會使整個家庭崩潰,給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新的貧困和悲劇。進而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和諧。
4、農民工健康是提高民族健康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現階段。我國農民工數量超過1.2億,已經成為城市社會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人數多。流動性大,工作、居住、飲食條件差,衛生知識匱乏。他們的健康水平處于社會的底層。因此,在提高民族健康素質方面,農民工的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農民工目前主要的健康問題
目前深圳農民工主要存在七大健康問題:1、食物中毒。據統計。2006年全市報告有63宗食物中毒案例,比2005年上升57.5%。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許多用人單位對食品衛生重視程度不夠,民工們本身的法律意識,尤其是食品衛生的法律意識不高。除此之外,監督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的環節。
2、職業傷害。由于受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限制,許多農民工缺乏職業病防護知識和維權意識,工作中不做任何防護。還有些農民工為了工作方便,單位配發的一些防護用品卻從不使用,也為職業病埋下隱患。同時,一些企業經營者對職業病防治法理解不多,職業病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投入較少甚至基本沒有。生產工藝落后,作業環境惡劣,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危險因素超過國家標準。無法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3、心理疾患。農民工進入城市工作,因感受現實強烈的反差,生活極其單調,不少農民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卑、失落、壓抑和缺乏歸屬感等負面心理問題,且沒有合適的解脫方式。導致心理異常,最終以剝奪他人生命或傷人的方式宣泄。終釀悲劇。
4、生殖道感染。女農民工所處的生活、工作環境和衛生條件都比較差,絕大多數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意識也都十分薄弱。生殖道感染是農民工的一大健康問題。據調查,在深圳的農民工中,女性生殖道感染占率46%左右。
5、皮膚病。皮膚病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這已經成為當前醫療機構及各級政府關注的社會問題。
6、孕婦死亡及新生兒破傷風。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很少到醫院接受檢查,臨產前也不敢到醫院住院分娩,多采用“地下接生”,致使孕婦死亡及新生兒破傷風意外情況時有發生。
7、性病/艾滋病。農民工身處異鄉,多數是處于性活躍期的年輕人,且配偶不在身邊,長期的性壓抑極易導致一部分人出去找“小姐”或者發生婚外情來解決問題。許多人得了性病無法及時察覺,不愿或沒能力進行正規治療,因而加重了病情,使身邊的人面臨被傳染的危險,導致一系列惡性循環。艾滋病(HlV)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根據2007年開展的市民健康素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市農民工的健康素養狀況不容樂觀,僅20.1%的農民工有健康知識的需求;健康知識知曉率僅為62.8%,健康行為形成率為59.4%。
三、深圳市農民工健康促進行動的主要措施
深圳市將采取以下十一項主要措施:1、執行勞動合同制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所有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都必須依法訂立并履行勞動合同,建立權責明確的勞動關系。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勞動合同試用期的規定,不得濫用試用期侵犯農民工權益。
2、貫徹落實《深圳市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要及時為其辦理工傷保險手續,并按有關規定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3、執行國家關于職工休息休假的規定,保證職工休息休假的權利,防止因疲勞導致意外傷害、工傷發生。
4、做好農民工常見病和職業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農民工的健康素養調查;2007~2010年分別重點開展以飲食衛生安全,預防職業病、生殖保健及心理保健為主題的健康活動。
5、解決農民工醫療保障問題。加快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建設,并在大型企業設立醫療站。低價為農民工提供醫療服務。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配合勞動社會保障部門,研究完善農民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銜接辦法和政策。
6、保障農民工飲食衛生安全。要徹底清查建筑工地食堂、工業區食堂和農民工集散地餐飲單位,清理整頓不符合衛生條件的食堂,各級衛生部門要加強發證后的監管工作。
7、保障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權益,依法規范農民工勞動管理。
8、加強農民工疾病預防控制及其子女預防接種工作。強化對農民工健康教育和農民工聚居地的疾病監測,確保適齡兒童及時享受到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接種。
9、切實保護女工及未成年人權益。嚴格禁止使用童工。要求用人單位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女工或提高女工錄用標準,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禁忌勞動范圍工作,不得在女工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10、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
11、做好農民工計劃生育知識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