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源 何玉香 宋金橋 劉 琳
摘要:該網站采用了功能強大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及SQL Server2005數據庫管理系統為開發環境,借助ASP.NET3.5應用計算技術手段,實現了教育信息的快速發布和資源共享,為用戶在Internet環境下實現管理員對新聞和用戶的詳細管理,其中包括對新聞和注冊用戶的添加、修改和刪除功能;該網站在B/S的工作模式下,通過權限認證的方式,使得系統管理安全可靠。
關鍵詞:網絡教學;課堂教學;ASP.NET
1引言
觀察我國網絡教學以及各高校網絡教學網站建設現狀,從教學對計算機網絡的依賴程度上來看,可以將其劃分為以網絡為主和以網絡為輔兩種類型,前者主要是在遠程教育中,后者多是高校內的網絡教學。以網絡為輔教學僅能夠解決教學過程中學生課上埋頭抄板書,但自學資源匱乏、課后交流不方便;以網絡為主教學能彌補部分地區教師資源的不足,但缺少教學過程的管理,影響教學質量。而提供一些合適的學習資源作為課堂的補充,并指導學生去研究、去探索更重要、更有效。平臺、資源與服務作為高校網絡教學三要素,已經逐步成為共識,網絡教學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與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開發一個交互性、可控性、協作性和開放性,以及學習資源獨特的共享教學網站尤為重要。
2總體設計
2.1 設計思路
該網站采用的是B/S(瀏覽器/服務器)結構進行設計的,與傳統的C/S(客戶端/服務器)模式相比,B/S結構把處理功能全部移植到了服務器端,用戶的請求通過瀏覽器發出,無論是使用還是數據庫維護上都比傳統模式更加經濟方便,而且使維護任務層次化,管理員負責服務器硬件日常管理和維護,系統維護人員負責后臺數據庫數據更新維護。

該網站可以作為校園網中的一個子網站,是作為高校教學的一個輔助,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在任何時間對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網絡環境而設計的網站。在系統功能分析的基礎上,考慮ASP。NET程序編制的特點,得到如圖1所示的系統功能模塊圖。
本網站將現代遠程教學中的授課系統,習題與作業,網上疑難交流,遠程考試等環節有機地集合在教學平臺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向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地尋求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使用環境
軟件環境:
客戶端:Windows95/98/2000IXP,Internet Explorer(IE)等。
服務器端:Windows NT/Windows2000/Windows2003.Internet0nformationServer(IIS)4.0及其以上版本,IE等;或者Windows98,Personal Web Server(PWS),IE等。
數據庫:SQL sever數據庫,運行于服務器端。
硬件環境:
服務器CPU:PIII500以上,內存:512M以上。
客戶機CPU:P200MMX以上,內存:32M以上。
2.3主要功能
網站主要包含:新聞瀏覽,精品展示,資源共享,師生互動,聯系方式以及網站地圖等。如圖2。
本網站擁有自己獨立的后臺,通過此后臺,管理員可以輕松地管理各個用戶,以及添加修改新聞內容。新聞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在后臺管理界面,可以在列表中對新聞進行添加、編輯、刪除等操作。
2.4網站主要特點
2.4.1資源的共享性與獨立性這里的資源共享就是指網站中的資源共享欄中提供了最新的教學資料、文檔、視頻等以供學生隨時下載學習。但是,也不是隨便每個人都可以下載的,必須是注冊用戶登錄后才可以為其提供下載服務。同樣的,在線視頻也是必須注冊用戶才可以收看,這樣做既保證了資源的共享性和獨立性,又可以減輕服務器的負擔,使服務器運行更加穩定。
2.4.2統一的布局風格

前臺與后臺的頁面均采用了繼承母版頁的方式,使得網頁的布局風格以及格式達到統一,同時該網站還使用了css樣式表,對網站頁面的樣式進行了統一的規范,使用戶能夠更快地熟悉頁面的布局與風格,為用戶提供最大的方便,滾動的新聞公告欄使用了ajax技術,達到了可以無刷新更新的效果,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其拖拽到任何自己喜歡的位置,增加了網站的個性。
2.4.3網站安全性
該網站在用戶的安全性上采取了明確分配權限的做法,使后臺管理員和普通會員的權限分開,即admin和user兩種權限。其中user均無法進入后臺管理,只有指定的admin權限用戶才能進入后臺,對后臺進行管理,如果登錄的user想進入后臺,必須進行admin的二次登錄才能實現。
3開發環境與相關技術
3.1開發環境
本系統是在Microsoft公司的ASP.NET2.0(ActiveServerPages.NET2.0)開發環境中使用C#語言及MS SQL Server 2005設計開發實現的。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模式。
3.2開發工具
數據庫:MicrosoE SQL Server 2005;
技術平臺:Microsoft NE7 Framework 2.0版本;
開發平臺:MicrosoftVisua0Studio.NET2005簡體中文版;
開發語言:ASP NET 2.0,ADO NET,采用C#語言實現。
3.3設計方法與技術
本系統采用結構化設計方法。結構化設計方法主要強調三點:
(1)模塊內部程序各個部分要進行自頂向下的結構劃分;
(2)各個程序部分應按功能組合;
(3)各個程序部分的聯系盡量使用調用子程序方式。
3.3.1數據庫設計
該網站的數據庫需要有存放用戶和教學新聞兩個表,其中包括很多信息,可將這些信息抽象為下列系統所需要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
(1)用戶userl(USERiD,用戶名,密碼,郵箱,性別,年齡,QQ,MSN,地址)
(2)新聞內容(ID,標題,作者,內容,發表時間,類別)
(2)新聞內容表news:用來保存新聞信息
2.3.2數據庫的操作
對Datalist控件進行設置來進行數據庫的綁定,然后在后臺會自動生成相應代碼。
3.3.3首頁頁面的設計
首頁是繼承了母版頁的一個子版頁,所以在風格上與其他的頁面達到了統一。首頁主要是將各個新聞模塊集中展示出來,讓用戶直觀、方便地瀏覽查看。
3.3.4登錄頁面界面設計
登錄界面要實現具體的登錄功能就要與數據庫連接,為了使得登錄界面更易于操作和人性化,在頁面上添加了SiteMapPath控件,使得用戶返回更加簡便,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將其改為導航功能,進而實現向其他頁面的快速跳轉。
2.3.5后臺管理模塊
后臺頁面的制作也采用了繼承母版頁的方式,使網頁的結構更加規范統一,使用戶能夠更快地熟悉頁面布局與結構。
3.3.6新聞管理
該模塊實現了管理員對網站中新聞的更新管理,通過DropDownList控件選擇不同的新聞分類,可以方便地對新聞進行歸類管理。
4分析與總結
本教學網站教學媒體設計符合教學要求,生動直觀,加強了與用戶的交互性,提高了處理效率,減少了資源的消耗,避免了大量重復數據的交互,更具人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統的性能,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服務。從使用效果來看,彌補了教學課時不足的缺陷,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了自主學習和協同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