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令
“學校行政會議是否可以取消”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由于工作關系,在與校長接觸的過程中,很多校長都跟我提起過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著??傮w來說,學校行政會議能不能取消、要不要取消,還要充分考慮下面兩個因素:
一是學校文化建設水平。對于一些發展層次比較低下、還沒有建立起良好學校文化的學校來說。行政會議非常有必要。一般來說,這些學校的校長需要處理的事情不會很復雜,上級的各種檢查以及各種獎勵評優也很難落到他們頭上,他們所做的主要是一些常規方面的工作,很多事情通過行政會議口頭傳達即可、行政會議開起來也比較方便,會議成本也會較低。在這些學校,文件公示和書面通知往往不會引起有效的關注,同時由于這些學校的行政管理者自覺性不高,在工作上敷衍了事的也比較多,通過行政會議當面布置工作或商討事情效果相對會好一些,效率也會相對高一些。
而對于處于上升發展階段的中等發展程度的學校來說,學校文化建設還處于發展過程之中,良好的學校文化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會面臨許多困難和矛盾,而這些困難和矛盾往往需要班子成員共同面對和解決。在很多事情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下,需要討論和解決的問題牽扯到方方面面,“馬拉松”式的行政會議就會變得比較普遍。這時,行政會議頻率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未必是效率不高的表現。但不可否認,隨著開會時間的延長和開會頻率的增加,與會人員難免倦怠,精力難以集中,會議效率也會逐漸下降。因此,這時,校長應抓大放小,抓住一些核心問題和核心矛盾開展深度研討,而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則應本著從快、從簡的原則解決。這樣才能提高行政會議的效率。
對于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學校來說,教職員工大都能以學校的發展為己任,都能很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而且這些高位發展的學?;A設施較好,配備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設備,一些行政上的事情大都可以通過網上辦公平臺進行傳達,而不需要召開專門的行政會議。在這些學校,行政會議的功能發生變化。不再是行政命令傳達,而是成了主題報告、典型經驗交流等學習和培訓的場所。這時,傳統意義上的行政會議趨于消解甚至可以完全取消。
二是學校規模。學校規模大小對于學校行政會議的效率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規模小的學校來說,行政事務相對而言不是很多,人際關系也不是很復雜,學校管理主要是一些常規性的工作,行政會議大多是上傳下達,即使有矛盾需要解決,由于人數少,協調起來也相對容易,有時想開成“馬拉松”式的會議也很難。而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以及人數的增加,人際關系日趨復雜化,而行政管理也有不斷僵化的趨勢。隨著管理幅度的增加,行政會議的層級也越分越多,行政指令在層層傳遞的過程中效益逐步衰減。同時,由于學校規模擴大。班級、部門的增多,各種矛盾和利益沖突也會大量增加,學校領導層協調、平衡、控制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在這種各方利益博弈的情況下,“馬拉松”式的會議勢必越來越多,會議的效率也有逐步降低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學校規模的擴大,成了學校行政會議官僚化、形式化的一個催化劑。
總體來說,學校行政會議究竟要不要取消,并不能一概而論,而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發展程度而定。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校長需要面對的是復雜的管理情境和個性化的管理環境,一項管理措施能不能取得效果以及取得的效果如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際上,學校行政會議是學校管理的方式之一。其本身沒有過錯。現在大家之所以在此討論行政會議要不要取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行政會議的效率低下,存在著很多弊端。而這種弊端的產生大多是人為導致,而不是管理方式本身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學校行政會議要不要取消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如何提高學校行政會議效率的問題,是涉及學校行政會議如何轉變職能、改進程序設計、如何進行形式創新等方面的問題。
要提高學校行政會議的效率,就需要校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認清并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校長扮演的角色很多,如管理者、領導者、決策者等,但校長的本質角色還是服務者角色,為師生的發展服務,為學校的發展服務。校長如能認識到這一點,就會淡化自己的權力欲望,學會分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各個層級的學校管理者以充分的自主權,給他們的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而不是對他們的管理行為進行控制和監管。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此基礎上,校長還要努力建構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實施目標管理。學校的目標管理就是學校領導者與教職員工共同確定學??傮w目標,并分解成部門工作目標和個人執行目標。形成學校的目標系統,使學校全體成員都能夠以目標為中心,積極主動地為達成目標而工作。如果學校能夠很好地實施目標管理。對于那些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那么行政會議就會少得多,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而在這一點上。R校長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