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涓 艾學山
中圖分類號:S27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043-01
摘要:漳衛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分析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狀況的基礎上,從水資源系統的角度,分析水環境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德州市;漳衛南運河;水環境;對策
漳衛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衛河、衛運河、南運河及漳衛新河組成,河長932km,流域面積37700km2。流域多年平均氣溫在14℃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08.4mm。漳衛南運河流域為重要糧棉產區,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谷類,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等。流域內工業發展迅速,主要工業有電力、鋼鐵、紡織及各種化工產業。
一、研究區水資源概況
漳衛南運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40m3,污染嚴重、運河斷流、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匱乏等水少、水臟等水環境問題十分突出[1,2]。漳衛南運河在德州市境內的流域面積最為廣泛,德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5.36億m3,地下水資源量9.9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全國的10%。由于近年來水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加之降水資源呈遞減趨勢,地表水及淺層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4]。
二、漳衛南運河德州段水環境問題
1.河流干枯斷流,功能退化
漳衛南運河德州段屬于資源型缺水地區,由于不合理地開發利用造成大面積河床荒蕪沙化,河道淤積,功能退化。四女寺樞紐以下自1965年斷流以來,斷流天數在300天以上的達14年;南運河已經處于斷流狀態,河道下游已被開墾為農田菜地,而上游河道內冬季干枯無水,夏季則蓄水成為一塘浮萍。早先的繁華運河航道現今落寞蕭條,船閘等各種裝備都成了廢棄物。
2.地下水超采嚴重
德州市現已形成中心靜水位埋深達19.0m,區域范圍達1850km2的漏斗區,在一些地區,由于地下水資源的超采地下水開采深度達500m,有的地方甚至達到900m深。沿河地下水(生活水井,農灌井)的調查監測表明,漳衛南運河沿河2km區域內淺層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
3.水質惡化
該區域污染源主要有來自漳衛南運河上游的污水、城鎮工業和生活廢水和農業化肥、農藥污染[6]。根據2007年水質調查結果,漳衛南運河除漳河外水質均為劣Ⅴ類。衛運河四女寺和漳衛新河吳橋河段的COD的最大超標倍數分別達到11.9,44.5,氨氮的最大超標倍數達到16.5,21.2,揮發酚的最大超標倍數達到18.0,38.6,屬于嚴重的有機污染類型。
4.河道底質污染
德州市內主要河流水質均已超過農灌用水的標準,而其中有機污染物和揮發酚超標尤為突出。河道中底質主要污染物是有機質、銅、鋅、鎘和汞。漳衛南運河四女寺下游岔河段就屬于比較明顯的河道底質污染。
5.水浪費嚴重
農業是用水大戶,全市年供水量80%以上是用于農業灌溉。但是大部分灌區為老灌區,管理落后,設施、渠道老化,又都采用傳統土渠輸水,大水漫灌方式,節水灌溉方式推廣困難,水資源浪費嚴重,有較大的節水空間。
三、對策與措施
1.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建立節水型社會
要運用各種途徑,包括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水資源緊缺狀況,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采取適當提高水價并對農業灌溉用水和家庭困難用水戶的用水進行補貼的辦法,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采取限量供水,超限加價的辦法,強化節水措施;推廣節水器具,減少水浪費現象。
2.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走水務一體化道路
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是實現依法治水,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有效途徑。圍繞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水利工程設施的保護,對水資源開發、輸配、節約、保護、治理實行“一條龍”式管理,讓有限水資源在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良性循環,有效地遏制水環境惡化問題。
3.建立完善的水環境保護政策制度
要治理好水污染問題,法律制度是保障,是手段。應開展流域污染治理政策法律和經濟措施研究,加快生態環境保護立法步伐,盡快制定重點水生態保護和生態功能保護區管理條例,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綜合決策機制。以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建立符合生態承載力的社會經濟體系,實現經濟、環境和水資源協調發展。
4.加強污染物治理
漳衛南運河流域內水污染以工業污染為主,其中化工、造紙、煤礦、煉鋼、火電等行業占工業排污總量的85-98%。因此,必須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從源頭上遏制水污染。當前漳衛南運河污水處理能力6.27億t/a,而排污總量約10.38億t/a。此外,漳衛南運河流域內縣級城市還沒有建設1座污水處理廠。因此,必須加強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
5.遏制地下水超采
對城區深層地下水超采區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停采達到涵養水源的目的。并利用豐水年份的地表徑流和黃河豐水期的來水量,對深層地下水進行回灌,以提高地下水位,遏制地面下沉。在水資源相對短缺的淺層地下水漏斗區,要大力發展大田噴灌,果樹滴灌,大棚微灌等先進節水灌溉技術,逐步達到采補平衡。
6.興建蓄水工程,提高調蓄能力
德州市內低洼地較多,可通過興建蓄水工程解決德州市水資源分布上的時空分布不均問題,在豐水期積蓄水量,在枯水期計劃用水;并充分利用客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緊缺;同時在南水北調工程完成后發揮供水區域優勢,促進水環境的改善。
7.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水生態環境改善
充分發揮流域內水庫閘壩等水工程的作用,優化流域內水資源的配置,保證河流的生態水量,提高流域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開展漳衛南運河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環境容量研究,重視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社會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計劃所產生的生態影響。
結語
促進人與水的和諧發展,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水環境治理保護工作的終極目標。漳衛南運河的水污染是流域性污染,需從漳衛南運河重點污染源治理入手,建立水環境治理的綜合措施,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污染,減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是本區域水環境治理保護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 翟學軍.節約保護水資源促進漳衛南運河的可持續發展[J].海河水利.2009.2
[2] 龐愛萍,李春暉.漳衛南運河水資源與水環境存在問題及管理對策[J].海河水利.2008.3
[3] 呂其英,宰維東,付靜.德州市水環境狀況綜述[J].海河水利.2009.2
[4] 潘立云,王玉玨,謝營.德州市水資源特點分析[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9.3
[5] 于偉東. 漳衛南運河流域水污染趨勢與控制[J].水資源保護.2008.4
[6] 王世歡,梁慶柱,于鳳芹.德州市水環境問題及對策探討[J].山東水利.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