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N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126-01
摘要:對于如何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有學者主張應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念,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承認自然本身的權利。筆者認為,我們當然要給予生命和自然界以適當的尊重,但是適當的尊重并不等于要把自然物擺在和人類平等的位置上,自然的內在價值這個概念本身是有理論缺陷的。
關鍵詞:自然;內在價值;環境危機
生態倫理學認為,自然的內在價值,表現生命和自然界的主體性,是以自然本身表現的價值。這是以它自身為尺度進行評價的。[1]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 “‘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边@就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價值的主體是人。人是一切價值的需要者、享用者和評價者,價值離不開人的需要和評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離開了人就無所謂好與壞、有用和無用,也就無所謂價值。一個沒有人的世界,也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世界。第二,價值在本質上是一個關系范疇,是客體的存在、屬性和運動變化與主體的需要的一致性和統一,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盡管它和它的某種特性有滿足人的需要的可能,而且,價值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客觀實在的關系。只有當客體與主體的人發生關系時,它們之間的一種關系才是價值。哲學上的價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對各種特殊的價值現象的本質概括。按照筆者的理解,自然的內在價值這一概念理論依據有缺陷。以下是承認自然有內在價值的學者的理論依據和筆者的分析。
承認自然有內在價值的學者的第一個根據就是自然具有主體性。自然對人類有工具價值,認為自然有內在價值的人也并不否定。這就是承認了在人與自然之間,自然是人的客體,人是主體。在這個意義上,人就是根據,是尺度,是目的。一切應該以人為中心,人居于主導地位。黃金當然有價值,但黃金的價值是對人而言的,如果沒有人類把它當做貨幣,沒有人類使用它,它靜靜地躺在大自然,又有什么價值呢?另外,在自然的內在價值這個概念中,把自然本身看成主體,并且這種內在價值是客觀的,那么,它的價值就應該是穩定的,不能因為人的狀況不同而改變?;魻査诡D認為,“內在的價值呈現于人類的德經驗中,它們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性的參照,而是本身就可以作為一種享受,如在交響樂音樂會上,或是聽著潛鳥的啼叫而度過的一個晚上。”[2] 首先,霍爾斯頓肯定了內在的價值是呈現于人類經驗之中的,這就是說自然的內在價值也不是純粹的客觀的,是與人的經驗有關的,擺脫不了和人的關系。其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背景下對音樂會和聽潛鳥啼叫也不等都能肯定為一種享受。心情好的時候當然是享受,但如果本來心情就煩躁,那么無疑會加重煩惱。所以,自然的內在價值究竟是怎樣的,就不好解釋了 。
其次,他們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體都有其內在目的性。筆者認為承認一切生命都有目的性是不合理的。比如維納,他把宇宙的目的性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人的目的性。它是人類自覺的和有計劃的追求和行為。這是有意識的,是最高層次的目的性;二是動物和植物的目的性。它是生物有機體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性,利用環境資源以維護自己的生存和繁殖后代,這是一種本能。這是低一個層次的目的性;三是無機自然界的目的性。這是在反饋機制作用下或協和力作用下,維持或趨向一種特定的穩定狀態,以保持系統內部與外部環境相協調的特性。目的是行動和努力最終要達到的地點或境界,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自我維系是適應環境的表現,是生物的生存本能,這種行為是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發生的,沒有意識起作用,也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說一切生物都有目的,那么,當花草樹木被破壞的時候,它們為什么不和人類做斗爭呢,難道它們此時就失去了意識或是不想繼續生存了嗎?
最后,生態學家認為自然界每一種生物都只占一個生態位,在這個意義上,自然界中其它生物和人類的地位應該是相等的。“自然界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山川河流,千姿百態,氣象萬千,它們都是自然界整體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是自然界的多樣性導致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這些不同的自然事物在自然界中都占有平等的地位,沒有等級差別。在人與自然的整體生態關系中,人與其它生物也是平扥的,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我們并不否認人類有理性,有文化特征等,但是動物也有特性,如虎豹的勇猛、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等。這是從各自所具有的特長做評價的結果……存在著這牙膏一個事實:每一物種只占一個生態位,不存在兩個物種占一個生態位的情況。因此我們推斷,生物圈已經對各物種作了分工,明確規定:物種的地位平等,但作用是協同的?!边@樣的論述關于自然界的現實狀況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得出的結論就有問題了。人畢竟必竟是和自然界其它生物不同,他們之間的差別當然也不能用特長來區分。這顯然否定了人的本質。
生態學者提出自然具有內在價值,目的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但事實上拋開人類空談自然的抽象的內在價值,是毫無意義的。環境危機,并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機,而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危機,歸根結底,是人類自身的危機,而自然界只是一個中介,把中介當做目的來對待顯然不科學?;仡櫲祟惖臍v史,既是發展的歷史,也是人性不斷異化的歷史,要想解決環境危機,根本是要解決人的危機。
參考文獻:
[1] 余謀昌.自然內在價值的哲學論證[J].倫理學研究,2004(4).
[2] [美]霍爾斯頓. 環境倫理學[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 作者簡介:王松巖 (1981—),白城師范學院政法系,助教,研究方向: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