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摘要:城市道路使用效率高且情況復雜,對養護施工提出了較高要求,機械化、快速、環保的養護施工是行業內的普遍共識,也是行業對道路養護的普遍要求。
關鍵詞:公路養護;機械化;快速;環保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164-02
目前我國的公路建設處于快速建設階段向養護管理階段過渡時期,近年來,國家對公路的投資力度一直非常大,一些剛建成和將要建成的公路,在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也將步入“養護時代”??梢灶A計,在現在以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道路養護市場需求將呈現出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此外,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我國城市交通壓力日趨增大,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出現了明顯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再加上城市道路局限于既有空間、難以擴展,雙向四車道、雙向兩車道這樣的道路仍在城市交通網絡中占據較大份額。如何實現道路的高效作業,成為道路養護發展研究的重要課題。城市道路使用效率高且情況復雜,對養護施工提出了較高要求,機械化、快速、環保的養護施工是行業內的普遍共識,也是行業對道路養護的普遍要求。
一、養護作業機械化
公路養護機械化,是指公路養護作業系統中主要和輔助的生產勞動過程,全部或部分由機械性能參數相互協調的機械系統完成,在規范的組織管理體系保證下,這些機械系統在指定的作業條件下以最佳的經濟技術指標,保證養護作業的質量和效益。機械化養護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綜合作業過程和系統管理體系,其目標是實現整個系統的最佳經濟、技術取向,關系到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投資方向、機械配備、人員配置、設備管理和生產、經營、分配方式等諸多方面的問
題,是一個須全員參與、全程關注的生產、經營過程。
我國目前的公路養護工作一般分為兩部分,即高等級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養護和一般道路(二級以下,包括縣鄉公路)的養護。當前,高等級公路的養護作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一般道路的養護作業,國內目前一般采用人工作業,“養護兩件寶,鐵锨加洋鎬。艱難險重活,全憑氣力搞。流出千斤汗,才見幾分工。司機喇叭催,道路難暢通。”養護職工中流傳的順口溜是當前縣鄉養護工作的真實寫照?,F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提供快速、舒適、安全的公路交通環境,以手工作業為主的養護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及時、快速、安全、不阻斷交通的作業要求,使用養護機械作業,推進養護生產機械化進程勢在必行,機械化代替人工作業的是大勢所趨。因為公路等級的提高使人工作業難以滿足養護質量及效率的要求;人工作業往往難以滿足路橋養護工作強度的提高;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要求養護工作和管理的文明程度上一個臺階。由于普通道路養護施工投入較少,目前難以很快實現機械化,但養護作業機械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必將從以簡單機械與人工配合作業(這種情況下的機械可能是較為原始和機械的單一作業化)全部機械化作業化發展。全部機械化作業必然是多功能作業,這必然對養護作業機械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發展方向。我認為,第一要立足高起點,走養護機械購置配套、租賃使用、職工革新改造三條新路子、好路子,加快了公路養護作業機械化進程。第二,今后養護作業機械的開發不僅要著眼于高等級路面的養護設備,更要著眼于普通公路的養護機械,中國縣鄉公路未來的養護市場非常大。在追求卓越性能質量的前提下,養護機械亟待提高技術含量、自動化作業程度及乘坐舒適性;第三,養護機械的研發要關注使用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近年來,我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長,公路在國民經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位置愈來愈重要。伴隨著公路的高速發展,公路污染、公路對周邊環境影響等問題也大量凸現出來。這些污染源一部分是來自工程機械的排放物及遺留物,如何降低排放是擺在廠家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第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降低制作和銷售成本是商家取勝之道;第五美化設備外觀,增加時代氣息。要有意識的、有品位的對設備外觀進行改造,增加設備選購的印象分。
二、養護作業快速化
隨著養護市場化向縱深發展,快速高效優質是養護工作的目標,快速高效就能占據市場,磨磨蹭蹭必將失去市場。實現養護作業快速化,加強養護機械裝備是前提,加強精細化養護管理是重點。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提升公路服務能力和通行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公路長期完好、安全、暢通的必由之路。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是公路養護市場化的必然要求。精細化的養護管理包括經營思路、發展規劃、管理目標、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要制度化代替人為化,一切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要嚴格管理制度和監督考核措施,腳踏實地、扎扎實實抓好各項管理,在管理手段及管理措施上尋求新突破;要細化各個管理環節,量化各項工作任務,層層分解任務,環環劃分責任,各項工作高標準,細中求精,實現管理的精細,效益的雙贏。
在具體實踐中開展精細化管理活動,日照公路局的做法值得借鑒。是對日常養護實行路段責任到人,負責路面保潔、標準路基整修、沿線設施維護、路況檢評等工作。按照“治早、治少、治好、治徹底”的原則及時處治路面病害,使養護關口前移,把好精細化養護的第一道防線。路面坑槽挖補作業上,落實“一坑一卡制”,接縫處理做到“看得見、摸不著、不透水”的質量要求。二是對路面及橋梁病害處治實行市、縣、公路站(工區)三級管理體系,明確職責范圍和工作內容,分工完成灌縫刮油、破損修復、安保設施完善、排水設施維護、橋梁加固維修等任務。三是對大中修工程從優化施工方案入手,詳細調查路面的病害狀況,并對不同的路面病害進行鉆芯取樣,摸清路面的破壞原因,然后針對不同的破壞形式,分門別類確定養護方案。四是施工現場有條不紊,安全施工標志布置合理,施工操作標準、規范,每道工序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執行公路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堅持將標準化管理落實到各項工作的每個環節之中,從大處著想,從細處著手,切實做到各項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提升了公路工作管理水平。
加強制度的可操作性是加強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以養護設備管理為例,健全養護機械設備機長負責制,完善單機、單車核算獎懲制。所有機械必須定機、定人、定責、定安全操作規程、定經濟技術指標、定獎優罰劣標準。逐步完善機械使用費的結算辦法。費率結算應按部頒定額和市場價格隨行就市,也可參照定額,用合同規定和實行預算包干,做到內部控制與市場調控相結合。加強機械原始記錄和技術檔案管理工作。對每一臺大、中、小型機械的運行、維修、保養和消耗,均應作好從出廠到報廢全過程的全面記錄,建立和完善技術檔案,并逐步實現微機化管理。
三、養護作業環?;?/p>
樹立養護環?;⒎栈^念,實現和諧發展。 提倡環保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現在公路養護的必然要求。從養護管理指導思想的轉變不難看出,過去強調建、管、養并重的方針,要求一手抓好公路建設,一手抓好公路養護;現在,要在科學發展觀理論指導下,按照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突出以人為本,強調用戶至上,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處理好資源節約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公路養護管理是保持交通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養護管理中努力實現環?;?、節約化是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由之路。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取土后裸露的土面及時綠化,養護施工不破壞沿線的生態,綠化管護盡量達到生態綠化,建筑廢料合理利用,集中排水不對水土造成沖刷,這些看似簡單的環保措施卻對保護環境、實現生態平衡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養護企業能否打響品牌并占領市場。
公路作為國家運輸網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決定了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與特殊性。養護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證公路的高效運營,使巨額建設資金能夠及時收回,并不斷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公路建設的延續和發展,對公路使用功能的發揮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提高養護管理的水平就是要遵循“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的理念,體現“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服務意識,實現公路暢通、安全、舒適、美觀的通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