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慧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196-01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壯大中從狹義上講體現為人本管理理論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組織的集體活動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是一個讓企業員工自愿去努力實現既定目標的思想保證體系。企業文化重視人的因素,強調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并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文化的大環境產生作用。企業文化就是全體員工認可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它規劃了員工基本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并漸漸將其演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規則。而且這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還能在新老高管交替、新老員工交替過程中具有延續性和保持性,這樣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強大的企業文化、卓越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哲學信仰,再高明的企業經營措施也無法實施,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是由企業內外文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當一種企業文化形成時,它反映了企業成員的動機和價值取向,但這種文化是以開始的條件為基礎的,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這種文化就可能與形勢的需要不相適應,這時,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就要及時地予以發展和完善,拋棄舊的,創立新的,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企業文化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文化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同時也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因此,對于企業文化而言,就是一個集體在完成一項事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的綜合表述。由于企業文化具有靈魂、凝聚、約束、導向和激勵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也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以企業發展壯大為基本目標的企業發展觀點和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建設只能緊緊圍繞這一中心,搞好生產經營和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健康、穩步地持續發展。這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惟一使命。企業文化建設,很實際的目的就是要讓企業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強大。離開生存和發展,離開經濟效益,企業文化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麗的詞語。
二、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人本素質,促進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家園,在這個家園里,企業管理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創造和管理企業文化,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響企業文化的能力和創造企業文化的能力,企業只有員工具備一流的素質,才能創造出產品的一流。一是倡導員工進行有效學習,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在信任員工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三是培養有利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企業每創造、培育一個更素質的員工,就標志著其綜合實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
1.狠抓敬業精神,培養認真習慣。企業文化理論博大精深,企業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從企業哲學、企業道德、企業民主、企業教育到企業行為、企業制度、企業形象、企業精神等等,都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實踐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廢,但我認為,在企業文化的諸要素中,必須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只有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建設好優秀的企業文化。加強員工企業文化理念系統的學習,有計劃地組織知識訓練班,培養員工認真研讀企業文化理論,我們不難看出,企業文化理論中最深奧、最具魅力的內容,無疑是企業精神,而企業精神是企業價值觀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動力,是一種自覺養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業之“魂”。因此,企業精神就是我們每個企業在建設優秀企業文化工作中,應該著力抓住的主要矛盾。縱觀中外著名企業,他們在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時,都十分注重企業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業報國,追求卓越”是海爾的企業精神,但海爾并不是把企業精神當作口號來喊,而是用案例來詮釋企業精神,并以此來教育他們的員工自覺地實踐企業精神。員工所做的工作要對得起自己的工資,這是最起碼的信用關系。企業要培養員工良好的敬業習慣:操作認真的習慣、負責任的習慣、使命感和事業心的習慣
2.狠抓團隊建設,營造真誠氛圍。
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倡導團隊精神,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推動生產的總體運動—不同于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揮自己的手,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企業文化具有為企業總目標服務的特性。總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來構成,因而企業文化必須為優良的管理提供輿論支持,形成良好氛圍,使各項管理措施得以順利實施。更主要的是協同企業組織系統內的各子系統甚至每個員工都在團隊中發揮積極作用。團隊員工的共同愿望和價值系統對企業有很重要的影響。當好的價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員工心目中不斷強化,形成該群體的一致行為后,團隊的生產力才能發揮出來。實際工作中,我們把個人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融為一體,把“礦興我有利,礦衰我有失”、“愛企業,愛產品,愛崗位”、“視礦如家”的理念變成員工個人的自覺行動,做到“人人心中有企業,上下左右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增強團隊合力與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員工的思維,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
3.狠抓機制搞活,注重制度創新。企業機制搞活無非就是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機制的可操作性,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機制和考核制度,導入市場經濟手段,全面形成“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的競爭激勵機制和考核約束機制,建立“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員工能進能出”的動態運行機制,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具活力、更靈活、適應性更強。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
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不能也不應該完全自發地產生,它需要有步驟、有秩序地加以推進,而思想政治工作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推動企業文化形成發展的任務。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把工作的落腳點定位于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為改革創造良好的思想基礎和工作氛圍以外,還要主動為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開辟道路。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企業文化代表多數人的根本利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在企業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企業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世界上沒有單純的經濟工作,也沒有單純的政治工作。深化企業改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調動員工積極性,進行生產經營都離不開宣傳政治工作。經濟發展為社會現代化服務,而思想政治工作則為經濟發展開辟道路。這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統一性表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價值所在。尤其是在變革的時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論武裝頭腦,與時俱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宣傳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輕視或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行為都將付出代價。
四、創新企業文化形式,推進企業協調發展
任何一種成功的企業文化都是隨著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當一種企業文化形成時,它反映了企業成員的動機和價值取向,但這種文化是以開始的條件為基礎的,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這種文化就可能與形勢的需要不相適應,這時,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就要及時地予以發展和完善,揚棄舊的企業文化,創造新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進步。
創新是企業活的靈魂。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所在,是企業價值觀的內核,它與時代的發展和環境變化同步,不能有絲毫的窒息和停滯。沒有創新的文化就沒有創新的企業英雄人物和創新的員工隊伍,就沒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管理、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服務和市場,企業就會喪失其社會價值的依據。把創新這個內核植入企業價值觀,全方位融入企業文化諸多要素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全過程,培育全體員工的創新精神,使創新成為企業的品質,這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始終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經驗。創新作為一條成功的共同經驗,又存在于各個企業的個性化實踐之中,以本企業特有的表達方式、實踐式和實際效果表現出來。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要激發和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同時為其提供創新的外部環境,大力推進企業的經營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意發現、總結、提升獨具特色的創新內核,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建設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協作參與型的企業文化和高度重視企業形象的設計,這是我們在面向未來、與時俱進中應該特別把握的三個方面,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努力開拓,不斷創新我們只有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才能建設具有時代特征和企業特色的優秀的企業文化。
當前,新的企業文化構建模式層出不窮,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所發揮的巨大推動力正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所認同,由此又促進了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地向縱深發展。隨著企業文化理論研究越來越深入,企業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科學體系必將很快建成,而在這種科學理論指導下的企業必將在殘酷的競爭面前立于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