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我國從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老年問題日益突出?,F在有一門新興學科,名老年學,專門研究與老年相關的若干問題。不過,老年學目前在我國剛剛興起不久,并未引起社會所重視,它的發展可能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于養老、敬老的記述,這些都被認為是中華孝道文化中的內容,需要進一步研究并加以闡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孝道文化的借鑒。
所謂孝道,概括起來,包含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終這四個方面。特別是老有所醫,并不是每個家庭所能解決的,要靠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值得慶幸的是,今年三月十七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提到:“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本刊和廣大媒體所指出的一樣,認為新醫改的核心理念是公益和公平。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回歸公益性,這是了不起的大事。這標志著中國人將邁進“病有所醫”的時代。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道由家庭走向全社會的重要起點,同時也證明新醫改并不限于老年人,也不限于孝道,而是遍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人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