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德國互聯網用戶可以暢通無阻地瀏覽世界各國的任何網頁,甚至包括五花八門的色情網站和新納粹網站,但這種“完全自由”的情況恐怕就要結束了。
德國《明鏡》雜志網站稱,聯邦議院6月18日晚以389票支持、128票反對、18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封鎖兒童色情網頁的法律議案,從法律上確保可以刪除或者關閉含有兒童色情內容的網站。該議案將在9月27日議會大選前生效。
德國聯邦刑警署將著手搜集并確認涉嫌兒童色情網站的名單,同時成立一個獨立的監督委員會監督該項工作。這一法律規定采取“先刪除再關閉”的原則,警察部門發現兒童色情網站后,將首先要求網絡提供商刪除該網站相關內容,如果“在適當時間內”不能奏效,則對該網站采取關閉措施,使其無法被打開。當有人輸入一個含有兒童色情內容的網址時,在屏幕上將看到一個如交通警示牌般的紅色“停止”標志。德國之聲網站6月18日報道稱,這一計劃引起德國互聯網社區的強烈憤怒,互聯網社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動員起來進行抵制。批評者認為這是向互聯網檢查制度邁出的第一步。
德國人馬爾庫斯·貝克達爾創辦了一個有關互聯網政策的博客網站,呼吁人們抗議這項立法。他說:“我們不是支持兒童色情業,而是反對政府采取的方式。我們認為,應該采取更有效的手段來追究刑事犯罪責任,而不是去建立一個互聯網檢查制度結構。”貝克達爾認為,政府的真實目的是想擁有一套封網的技術手段,將來用它進一步封鎖其他內容。
主導這項立法的德國家庭部部長烏爾蘇拉·馮德爾萊恩說:“互聯網域名系統的封鎖對大部分互聯網用戶來說,意味著一個他們穿不過去的死胡同。有關調查顯示,80%的互聯網用戶并不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孌童癖老手,他們不會熱衷于尋找這方面的內容。”
不過烏爾蘇拉·馮德爾萊恩的話,激怒了德國互聯網用戶。他們反問:如果這項法律反正也阻止不了那些孌童癖老手,還要這個法律干什么?德國網上社區中,有人干脆給家庭部長起了個外號叫“檢查蘇拉”。網上社區中流傳著一個叫“真理與家庭部的通告”的諷刺性視頻,視頻里有一段模仿女部長的話說:“根據互聯網用戶設置修正法發出通告:以人民的名義,今后‘檢查制度的批評者’這幾個字將被‘嚴重孌童者’代替(污蔑反對檢查制度的人都是孌童癖)。”
事實上,德國政府為這一法律辯解時,也指出它的目的不是針對那些在孌童犯罪領域活躍的老手。德國聯邦刑事局局長約爾格·齊爾克說,封鎖的對象主要是那些潛在的兒童色情網新客戶。他說:“互聯網上的兒童色情是一門生意,那些有組織的罪犯者想通過它掙錢,就必須發展新客戶,這是我們的著眼點。我們想擋住的是那些被垃圾郵件招來的、偶爾想上這類網站的用戶。”
考慮到網絡的快速發展,新規定不列入德國《電訊法》,而是作為一個單獨的、時限為3年的法律,這樣便于在3年后根據屆時網絡的發展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改。在6月18日聯邦議院表決前夕,德國互聯網社區發起了反對議案的簽名行動,有超過13.4萬人簽名反對。在聯邦德國的歷史上,只有呼吁禁止極右政黨德國國家黨的請愿書上簽名的人數超過了這個數字,當時有17.8萬名公民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