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領導所處的層次和承擔的職能,決定了他們必須具備較強的統籌兼顧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講,統籌兼顧能力就是協調、監督、控制、公關等能力的綜合應用和實現。
縣域領導者的統籌兼顧能力,是指縣域領導者系統考慮本縣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本縣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方面的能力。縣域領導所處的層次和承擔的職能決定了他們必須具備較強的統籌兼顧的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講統籌兼顧的能力就是協調、監督、控制、公關等能力的綜合應用和實現。
縣域領導工作千頭萬緒,如果沒有較強的統籌兼顧的能力是無法勝任的。從實踐上講提高縣域領導者的統籌兼顧的能力關鍵是要處理好以下兩大關系。
善于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
縣域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總會涉及利益的再分配,尤其是可能涉及一部分人利益的損失而產生矛盾,這些矛盾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隱患。優秀的領導者就是要善于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既要發展又要穩定,既要改革,又要和諧。
當前,縣域領導要重點處理好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城市建設中的拆遷戶的利益補償問題;二是項目建設中的被征地農民的利益保障問題;三是執法過程中的手段問題;四是歷史遺留問題。從實踐中看,當前社會矛盾的聚焦點無外乎這幾個方面。
一些領導為了追求本縣的快速發展大搞城市建設(如建廣場,搞房地產開發,搞城市美化、亮化等)和項目建設(如水電項目,旅游項目,農業開發項目,工業項目等等),拆遷和征地成為許多縣的中心工作。在拆遷和征地過程中,由于沒有很好地處理好政府與公民的利益,開發商與公民的利益,補償不到位,有的甚至就是與民爭利,從而制造干群矛盾、商民矛盾,導致群眾上訪、示威甚至鬧事。同時,在基層執法過程中,由于執法手段的簡單粗暴等問題,引發的民怨導致社會不穩定,也是縣域領導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2007年,在廣西博白縣等地發生的村民沖擊鄉鎮政府,就是由于計劃生育執法過程中的政府工作人員的執法手段簡單粗暴引發的。2008年6月“甕安事件”引起許多人的反思。為什么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在大多數群眾都不理解、不支持的情況下,非要強制推行?為什么某些政府部門尚處萌芽狀態的違規行為沒人過問,非要等到激起群眾反感時,又來個“一刀切”整頓,最終激化矛盾呢?為什么兩個利益群體之間的糾紛,一定要出動警力來“拉偏手”?
另外,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不當或不處理也是導致縣域矛盾的重要原因。這些問題如果不加處理或處理不好,都會引發社會矛盾,甚至導致矛盾的激化,破壞社會和諧和穩定。
處理好上述問題,搞好發展、改革與穩定的關系,關鍵是要把握好幾個原則:
一是依法行政的原則,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依法行政。如果政府或政府領導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執法犯法,以違法的方式來執法,就會引發矛盾甚至使黨委和政府失去信用。
二是公平合理原則。無論是利益的分配還是執法過程中手段的選擇,縣域領導必須始終強調公平合理原則。俗話說:老百姓心中有桿秤。只要領導者堅持公平對待和合理處理現實中的各種矛盾,老百姓還是理解、支持和擁護的。
三是關注民生原則。改革與發展的最終成果是讓公民享有,要不斷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公民的生活環境。縣域領導要始終關心百姓疾苦,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與群眾的關系,消除各種矛盾。
四是人性化原則。無論是執法還是推行某一發展和改革計劃,縣域領導始終要堅持人性化原則。要始終給人以為民謀利的印象,給人以生存和發展的希望,保障人民的根本權利得到實現;要盡量減少簡單粗暴的執法方式,弘揚人性。
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
客觀地說,縣域領導承擔的任務是繁重的,責任大,壓力也非常的大。要么要下鄉,要么要接待,要么要突擊完成上面交給的任務等等。尤其是一些異地任職的縣域主要領導,幾乎無法照顧家庭。有的領導調侃地說:忙得連老婆姓什么,孩子長什么樣都忘記了。長期的超負荷的工作,使得縣域領導無暇顧及家庭,造成許多家庭問題,而家庭問題又使得縣域領導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此,如何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兼顧好家庭,是縣域領導者很頭疼卻又很重要的問題。
在家庭中妻子是關鍵人物,處理好與妻子的關系是處理好家庭與事業關系的關鍵。縣域領導忙于工作,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妻子來支撐的,因此,所謂的處理好家庭關系實際上就是處理好與妻子的關系。處理好與妻子的關系要做到“一個放心”、“三多”、“四不忘”。
“一個放心”就是在男女關系上要讓妻子絕對放心,對妻子要絕對忠誠,不能在兩性關系上鬧緋聞。許多人的家庭關系處理不好,問題的根子就出在這上面,領導者要有正確的美色觀和超強的自律能力,要對妻子、家庭、事業負責。
“三多”:多陪、多夸、多匯報。多陪當然是盡量抽時間多陪伴妻子,大多數夫妻關系緊張都是由于夫妻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從而缺乏溝通造成的。要盡量在下班后多陪妻子散步,節假日多陪妻子購物,哪怕是晚上陪妻子看一集她喜歡的電視劇,也會使夫妻關系更融洽。多夸就是在妻子照顧老人,教育孩子辛苦時,幫自己接待了親戚朋友、處理了家庭日常事務時,夸獎她處理得好,說說感謝的話,妻子會感覺到雖然辛苦也很值得。多匯報就是在出差時多匯報行程,在不能回家吃飯、不能及時回家休息時,及時匯報原因,求得諒解。
處理好與妻子的關系還要做到“四不忘”:一是不能忘了妻子的生日,妻子最不能原諒的就是自己的丈夫連妻子的生日都忘記。因此,即便是再忙也要在備忘錄里記住,時刻提醒自己。同時在妻子生日時要有所“表示”,最好是能給妻子一個驚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不能忘了結婚紀念日。三是不能忘了老人的生日尤其是岳父母的生日。四是不能忘了重大的節慶日。這些特殊的日子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體現親情,見證夫妻感情的。如果我們能很好地記住這些日子,利用好這些時間,那就說明我們有很好的家庭觀念和對妻子的深厚感情。妻子當然也會深受感動,并任勞任怨支持工作。
學會“應酬”
我國廣大縣域是傳統文化沉淀比較深厚的地方,人們往往喜歡通過喝酒聚會來交接朋友、加深感情。這里所說的朋友是廣義的朋友,既包括由于工作關系結成的業緣上的朋友,如要好的同事、關系較近的領導等;又包括由于愛好而結成的趣緣上的朋友,如球友、筆友、甚至酒友等;還包括因地緣而結成的朋友,如老鄉,老同學等等。
在很多縣領導看來,“接待也是生產力”,覺得誰也得罪不得。因此,許多縣域領導往往是今天接待上級、明天接待同學、后天下級宴請……如此下來幾乎沒有時間回家陪家人吃飯,家庭關系當然會受到影響。
一些有經驗和成功的領導者是很有辦法和原則的,如有的領導自己規定:中午必須回家吃飯(既跟家人見了面,又得到休息,還好請晚上的假),周末一定回家吃飯。其實,縣域領導只要心中有家就會想辦法來平衡。如:妻子身體不好心情不好時,應當早點回家;經常安排家人與朋友聚會,做到朋友與家人兼顧;晚上快回家時打個電話關心一下妻子餓了沒有,是否需要吃點夜宵?一定要注意不要經常喝得爛醉,許多離婚的縣域領導就是由于不注意飲酒節制,使妻子無法長期忍受造成的;喝多了、回家晚了影響了家人的休息應該道歉等等。
同時,縣域領導要統籌安排好與朋友應酬的時間。有時候可以交給下級處理,有時候可以同時安排,有時候“點到即止”,有時候沒辦法抽身就做好解釋。總之,我們既不能因為朋友而影響了家庭,也不能因為家庭而放棄與朋友的來往。畢竟這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朋友就是財富、朋友就是資源、朋友就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