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業務作為銀行的傳統業務,在銀行業不斷開拓與創新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的轉換,會計風險控制也成為了銀行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強化會計風險的識別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銀行風險已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的共識。
關鍵詞: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建議及對策
會計部門是商業銀行風險內部監控的第一道防線,健全有效的銀行會計風險控制是銀行內部控制的首要內容,也是銀行風險管理的基礎,雖說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制度不斷的改革與完善,但是商業銀行會計系統的形勢仍很嚴峻,會計犯罪案件仍不時出現。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對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控制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重新思考和分析。本文將對此問題進行具體探討。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1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導致的會計風險。個別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對會計結算操作程序和重要的會計風險控制制度不熟悉、不了解,對風險防范的目標和重點模糊不清。一些銀行會計主管人員重視業務發展,忽視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對會計風險防范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尤其是對會計電算化的特質認識不清,缺乏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風險防范意識,貫徹執行規章制度不嚴肅、缺乏自覺性,工作中只滿足于“賬平表對”,導致把關不嚴,不能及時發現風險隱患。
2 會計風險控制制度不完善導致的會計風險。銀行現有內控制度數量較多,覆蓋面較廣,但有些制度不能覆蓋業務操作的各個環節,彼此之間的協調性、配套性不強,未能體現相互制約的原則。一些重要職責和崗位沒有嚴格分離,集多職于一身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還有一些銀行制度不能依據各項業務發展和經營環境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充實,部分過時的規章制度或操作程序不能被新的、更科學的制度所更新。
3 會計電算化存在的風險。目前,大多商業銀行工作者已認識到:銀行業是高風險行業,銀行會計業務核算中也存在著操作風險、出納風險等,必須強化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但由于對會計電算化的特質認識不清,對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風險認識不足,以至于在銀行會計具體操作與管理中仍存在著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
二、建議及對策
1 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建立科學的人事管理機制,把好用人關,逐步優化會計崗位從業人員的隊伍結構。另外,要建立系統的教育培訓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激發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會計人員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會計人員榮譽感和責任心。例如:可以通過開展會計內部控制知識競賽、會計技能比武、觀摩參觀、會計內部控制理論研討和調查研究等多種形式,在整個銀行形成濃郁的會計風險控制的文化氛圍,形成會計人員人人學內控、人人懂內控、人人落實內控的良好內部控制環境。
2 完善會計風險控制制度體系。強調會計風險控制的嚴密性、適度性,尤其在內容上要嚴謹、完善,可靠、穩妥、緊湊、銜接,不致發生任何疏忽、遺漏或失控,既不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也不給讀責失職的行員以推卸責任的遁詞。要注重體制牽制,按業務經營環節、工作特點,設置各職能部門,按崗位明確職責和分工,實現分工明確,又能相互牽制、監督。要注重程序制約,強調任何會計業務處理必須經過批準、授權、執行、紀錄、檢查等程序。這些程序必須交由不同的人或部門去完成,任何人都不能獨攬業務處理的全部過程,不相容的職務一定要分離,以防止差錯,特別是舞弊的發生。注重責任牽制,明確各自所承擔的責任范圍。并規定追究、查處責任的措施與獎罰辦法。立足于責任最直接、控制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大的基層一線控制。
3 強化監督檢查,建立現代化風險監控體系。商業銀行內部會計風險控制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不論是制度的制定、執行,還是最終的評判,均需要恰當且必不可少的監督,以使內部會計風險控制系統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因此,更確保內部會計風險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內部會計控制必須被監督。在事前監督上,銀行的決策部門應將反映經營風險的一系列指標作為需要考核的責任指標實中落實到各有關責任部門,建立起對經營風險動態監控的機制,隨時向有關部門發出反饋信息,監督各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修正措施;在事后監督上,主要應通過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薄的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對銀行經營結果進行全面復審檢查,考核各單位有關風險責任指標的執行情況。實行對一級法人負責,按下查一級的要求實行派駐制,以保證其獨立地履行監督檢查職能。加強審計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充實監督管理人員力度,為強化銀行內控管理提供堅強有力的監管支持。
4 構建會計電算化安全控制體系。隨著商業銀行電子化的迅猛發展不任提高了業務處理的速度和質量,還使得原有的會計核算手段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計算機安全控制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加強計算機風險防范已成為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明確分工和職權分離是進行內部控制的基本手段。堅持科技部門和業務部門職責分離。程序員、操作員、系統管理員職責分離。系統的設計開發是計算機控制的關鍵,軟件系統越完善,控制越有效。在計算機處理業務過程中,最容易出錯和作弊的環節是數據輸入,因此必須加強輸入和輸出控制,建立完整的計算機運行日志。加強日常操作人員的管理和計算機機房的安全控制。定期檢查安全保障設備,確保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