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這一制度能否得到正確地貫徹執行,直接關系到當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認真研究分析當前在貫徹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采取新的對策,對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改善黨的領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時期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恢復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這一制度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充實和完善。從目前情況看,黨的各級組織貫徹民主集中制總體上講是好的,但違反民主集中制的現象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1.個人說了算、無人負責。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原則,是黨的領導制度的重要方面。但在實際生活中,個人說了算的現象時有發生,正所謂“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嚴重踐踏民主集中制。另一方面,分工不負責,遇事推諉,顯示政績的事,邀功領獎的事,爭相個人負責;排憂解難的事,承擔責任的事,就強調“集體領導”了。
2.民主不夠,集中不力。其主要表現是家長制。某些領導不讓群眾講話,或者把群眾的意見當耳邊風,對群眾的呼聲不聞不問,在一些地方黨政部門則存在著集中不力的問題。如班子不夠堅強有力,缺乏能力集中,缺乏膽量集中,缺乏方法集中,因而領導集體無權威,令不行禁不止。
3.議而不決。一些單位和部門在研究問題、進行決策時,卻因各抒己見,意見相左,議而不決。事后亦不作認真分析,則武斷地說:“群眾意見太大,民意不敢違”而推脫不辦,踢皮球,特別是一些時間性強的問題,遇此一議,而坐失良機,或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4.“無法可依”、“有法不依”。目前在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問題上,“無法可依”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如責權不明確,分工不負責,集體領導制度不健全,專斷、無約束等;“有法不依”的問題也比較嚴重,例如,黨內關于反腐倡廉問題的政策規定不少,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很多打了折扣。
二、新時期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復雜的,除一般歷史和社會根源以及環境條件外,比較直接的內在原因主要是:
1.封建集權觀念的遺毒及社會歷史的影響。一方面,封建的等級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受蘇聯模式的影響而建立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體制,使民主集中制的貫徹曾一度削弱。
2.西方“民主化”思潮的侵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一些西方思想意識也隨之傳入,一些黨政干部不加分辨,盲目崇拜西方所謂“民主化”思潮,把民主視為一種沒有限制和歷史規定的先驗物,犯民主急性癥。以至于把民主與集中、民主與法制、自由和紀律截然對立起來,把無政府主義的“大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混同起來,從而表現為個人極端民主化、自由化。
3.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法規不完備。一是,我國的民主集中制在實行過程中有右的干擾,更有“左”的影響,這種“左”的影響往往與傳統的封建政治文化的影響交織在一起,嚴重妨礙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二是,由于貫徹民主集中制法規不完備,監督體制不力,亦助長了一些領導干部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盲目亂決,為我而決”。
4.新舊經濟體制轉變的壓力。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對貫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要求。首先,市場經濟要求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還要求各級領導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行民主、科學決策,建立科學的決策體制。其次,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可能會造成上下級、企事業相互之間的討價還價現象及其遇事議而不決,相互推諉。再次,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他賦予經濟主體平等的地位和權利,建立和提供公開的競爭環境和發展機遇。其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決策主體分散,經濟利益多元,市場復雜多變,難以預測的因素增多,決策的難度增加,也給如何正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做出科學決策提出了新的課題。
三、確保新時期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的對策
1.要破除舊觀念,樹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思想。就是說要正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首要任務就要破除集權觀念以及由此引發的專制思想、家長式的一言堂作風和主觀武斷的思維方式,徹底清除封建意識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真正創造民主的氣氛,充分發揮人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
2.要抵制西方“民主化”思潮,深刻領會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精髓。西方“民主化”思潮,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由化思想。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民主和自由,即使是當今標榜自由、民主的西方社會,也無非是一種虛偽的宣傳幌子,所謂的民主不過是官人的民主,所謂的自由也不過是在資產階級允許范圍內的一種有限的自由。對西方“民主化”思潮,我們必須予以堅決抵制,決不允許它在我國泛濫。
3.要建立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監督體系。這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保證環節。只有將民主集中制原則納入有效監督,違反民主集中制受到檢查追究處分的情況下,民主集中制貫徹的其他條件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形成導向機制。加強監督,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內監督機制,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雙向監督體系;要建立和完善紀委向同級代表大會負責、接受上級紀委領導的科學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紀檢機關在黨內監督中的主導作用;要建立健全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想結合的制度鼓勵民主黨派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