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CRn指數和HHI指數,對我國2008年柴油發動機產業市場集中度進行分析,得出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結論;并結合近幾年我國柴油發動機市場集中度的相關指數,簡單分析市場集中度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
關鍵詞:柴油發動機行業;市場集中度
一、市場集中度的衡量指標
市場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產業或市場中,賣者或買者具有怎樣的相對的規模結構的指標。在產業經濟學中,衡量市場集中度最常用的指標是是賣方集中比率和荷芬達爾指數。
假設一個產業內有n個企業,用 表示企業i所占的市場份額。賣方集中度CRn指產業內最大的n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公式為 。該指標集中反映了市場中最大的n家企業的狀況,但未能反映全部市場參與者的情況。一般來說,行業集中度的數值越大,表明集中度越高。
荷芬達爾指數HHI是指產業內各企業市場份額的平方和,公式為 。荷芬達爾指數值越大,表明集中度越高。如果銀行業是獨家壟斷,則HHI指數為10000;當銀行數目趨于無窮大時,指數為0,這是HHI指數的下限;如果n家銀行規模相同,則HHI指數為10000/n。相比行業集中度而言,荷芬達爾指數兼有企業數目和企業規模分布的信息,是反應市場集中度的優良指標。但由于需要整個行業內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數據,無論是數據的收集還是計算都較為困難。
二、我國柴油發動機市場結構分析
車用柴油發動機幾乎“統治”了商用車市場。在商用車市場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柴油發動機市場呈現出強勁的上升態勢。
表1 2008年9月份柴油發動機部分生產企業產銷分析表 (單位:臺,%)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發動機分會統計數據。
1.賣方集中度
據以上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9月,納入統計范圍的國內柴油發動機企業,共實現當月產、銷分別為165143臺和160925臺,累計完成產、銷為別為1788439臺和1810079臺,同比分別增長17.03%和18.71%。
累計生產量排序位居前10位的企業是廣西玉柴、一汽集團、濰柴控股、昆明云內、東風股份、東風朝柴、中國重汽、江西江鈴、揚柴公司和北汽福田。在這十家企業中,廣西玉柴、一汽集團、濰柴控股、東風股份、中國重汽和北汽福田六家企業的累計增長率高達兩位數,其中僅廣西玉柴的累計增長率16.91%略低于整個柴油機市場的累計增張率17.03%;昆明云內、東風朝柴、江西江陵和揚柴公司四家企業的累計增長率較低,其中昆明云內的累計增長率出現了-7.1%負增長。在納入統計范圍的國內柴油發動機企業中,累計增長率最高的是安徽江淮和綿陽新華,分別為260.86%和222.75%。
從生產情況來看,排序前4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CR4為59.66%;排序前8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CR8為84.24%;若再加上揚柴公司和北汽福田,則排序前10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CR10為91.35%。
從銷售情況來看,排序前4名的企業的共占市場份額的60.3%;排序前8名的企業共占市場份額的84.58%;排序前10名的企業共占據市場份額的91.56%。
表2 貝恩的市場結構分類法
資料來源:Bain.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ss 1956.轉引自芮明杰產業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387。
根據貝恩的市場結構分類法,我國柴油發動機的市場結構無論從生產情況還是銷售情況來看,均屬于寡占Ⅲ型。
表3 植草益的市場結構分類法
資料來源:(日)植草益《產業組織論》筑摩.1982。
根據植草益的市場結構分類法,無論從生產情況還是銷售情況來看,我國的柴油發動機市場均屬于極度寡占型。
2.赫芬達爾指數
表4 以HHI為基準的市場結構分類
資料來源: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編.日本的產業集中.轉引自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8。
從生產情況來看,我國柴油發動機市場的HHI指數為1232,符合表7中的低寡占Ⅱ型。從銷售情況來看,我國柴油發動機市場的HHI指數為1274,屬于表7中低寡占Ⅱ型。
3.我國柴油發動機市場集中度變化趨勢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發動機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8年,我國柴油機市場集中度一直比較高,其CR5分別高達75.13%,73.55%,64.98%和63.79%;CR7分別高達86.69%,84.71%,77.10%和76.40%;CR9分別高達91.57%,91.63%,85.8%和85.61%。盡管柴油機市場集中度一直居于高位,但縱觀近幾年的數據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柴油級市場競爭在加劇,市場集中度由下降的趨勢。
4.原因分析
國內汽車柴油發動機供應商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派系,一類是依托汽車集團母公司的發動機供應商,如一汽的錫柴和大柴、東風公司的東康和朝柴、中國重汽控股的濰柴動力和杭發等等;另一類是獨立的發動機供應商,如玉柴、云內動力、楊柴、上柴、重康等等。
2007年以前,得益于國卡車產品的同質化和一些卡車企業優勢的柴油機平臺資源相對缺乏,獨立柴油發動機供應商的經營狀況都很好。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開始發展自己的優勢發動機項目,這種狀況得以改變,獨立柴油發動機供應商所擁有的大排量、大功率柴油機產品將不再是市場上的稀缺資源,同時其在整車上的匹配又會面臨更大的壁壘,銷售難度將逐漸提高。根據截止2008年9月的數據顯示,依托汽車集團母公司的發動機廠家的生產累計增長率和銷售同比增長率均高達兩位數,一汽集團分別為24.95%和26.01%,東風股份分別為36.24%和39.08%,中國重汽分別為33.88%和32.06%。相比之下,獨立柴油發動機供應商的產銷量出現了較大分化,廣西玉柴以437668臺和464631臺的產、銷量仍位居行業龍頭老大,其生產累計增長率和銷售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6.91%和24.71%;而有的獨立柴油發動機供應商的生產累計增長率和銷售同比增長率的增長幅度很小,如揚柴公司分別為2.26%和1.72%,上柴股份分別為3.48%和5.2%,尤其是昆明云內的累計增長率和銷售同比增長率均出現了-7.1%和-11.62%的負增長。因此,未來發動機產業的競爭會非常的激烈,獨立發動機企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芮明杰:產業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3](日)植草益《產業組織論》筑摩1982.
[4]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汪衛東王俊波:國內柴油機企業的競爭與變局——2005年柴油機市場分析.[J]重型汽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