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國并購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重要特征,經濟全球化又使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跨國并購與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本文以凱雷收購徐工案為例,對外資并購對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的影響與對策展開研究。
關鍵詞:并購;產業;經濟
一、凱雷收購徐工案背景
2005年10月25日,徐工集團與著名的國際投資機構凱雷投資集團凱雷簽署協議,在交易完成后凱雷將獲得徐工集團全資擁有的子公司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徐工機械85%的股權,作價3.75億美元現金(折合人民幣30億)。徐工集團將保留徐工機械15%的股權。2006年,交易雙方正在等待有關審批的最后一個環節——商務部的批復。正當準備擇日而婚之時,民間關于此次聯姻的質疑聲便紛至沓來,在三一集團執行總裁向文波掀起的反對凱雷并購的“博客門”事件之后,徐工與凱雷的聯姻顯得岌岌可危,一場關于外資控股行業龍頭是否危及產業安全,徐工是否被賤賣的爭論達到頂峰。2006年10月16日,雙方在原協議面臨失效的前十天,再次簽署修訂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凱雷收購比例由原來的85%降低至50%,收購完成后,徐工機械的控制權仍在中方手中。
二、外資并購對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的影響分析
1.并購行業龍頭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
(1)外資并購行業龍頭導致產業不斷集中,原來的市場結構被打破,市場份額被外國公司蟬食,有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態勢,導致民族產業發展步履維艱。
(2)外資企業通過并購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將中國變為加工工場,而這種加工環節一般是低附加值的,高額利潤通常被外國公司拿走,從而造成惡性的經濟循環。
(3)并購使我國企業多年建立起來的自主品牌流失,只能依賴別人的品牌貼牌生產。
(4)外國公司并購之后會收編并重組技術和研發部門,企業喪失了自主創新的能力,完全依附于外國公司進行應用性研究科學技術尤其是領先的新技術作為生產力能給企業帶來高額利潤。
2.并購行業龍頭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影響
(1)跨國并購可能通過不良的經濟傳遞,使原來處于穩定協調狀態的國內經濟因外來因素的干擾出現波動,甚至震蕩。
(2)中國不同產業的企業與跨國公司相比,普遍缺乏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跨國公司通過并購中國企業的方式搶占中國市場,對許多行業實現了壟斷或者處子壟斷的臨界點。其直接的結果不僅是獲得了巨額壟斷利潤,而且使中國企業的民族品牌難以確立。
(3)外資的增多極大地增加了東道國的外匯供給,本幣面臨大幅升值的壓力,可能引起物價的急劇上漲廠導致通貨膨脹和國家經濟生活的劇烈震蕩,對國家經濟安全不利。
三、維護國家產業與經濟安全的對策分析
1.維護國家產業安全對策分析
(1)構建國家產業安全體系。這個體系必須包含以下內容:適度保護,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一國經濟實力從弱小變為強大,重要的是長期發展的保障。具體說,發展經濟務求以內需為主;外資比重適度,外資不可控制一國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對本國戰略性幼稚產業給予保護,防止中國的支柱產業被勢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壟斷和控制;對跨國公司兼并和收購國有企業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制定防范跨國公司在中國子公司的價格轉移行為的措施,保證產業利益的不流失或少流失。
(2)確立明晰的產業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戰略產業,整體規劃產業發展和企業改革,對于戰略性產業和重要企業,外資進入的方式和深度要有明確的界定;對于涉及到戰略產業和重要企業的并購重組,必須堅持國家戰略利益至上的原則,在服從戰略利益的前提下考慮企業的商業利益,避免以犧牲戰略利益、長遠利益為代價去換取眼前利益。
(3)創建多部門聯合并購審查機制。制定相關的可操作的反壟斷和外資并購法律體系,成立專門的并購審查機構。重大并購重組活動,要經過專項評估和論證。對于戰略性產業和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企業,在實施并購重組過程中,必須通過專項審議。建立國家經濟安全預替機制,防范潛在風險。
2.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對策分析
(1)構建國家經濟安全預警體系。市場經濟自身能夠提供反映經濟不安全隱患的預警信號,而國家安全預警體系就是一個完善地收集和分析這些預警信號、及時反饋到經濟決策中心的機制。構建國家經濟安全預警體系有助于政府及時掌握國家經濟安全的態勢,避免經濟決策的失誤,減少市場開放可能帶來的利益損失。
(2)建立健全關于跨國并購的法律法規體系。我國對于跨國并購行為的約束呈現出法律制度上的空白。現在我國還沒有形成國家對跨國并購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策指導.我國應盡快建立健全關于跨國并購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來規制跨國公司的活動,控制跨國并購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
(3)設立跨國并購審批機構。2004年末,聯想集團收購IBM pc業務遭遇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該交易是否構成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我國應借鑒美國等國家的做法,制定一定的制度對認定跨國并購涉及國家安全的,應設立專門的國家并購審批機構進行審查。該執行特殊審查任務的機構可由多個部委共同組成。直接歸國務院管理。特別是可以考慮建立國家經濟安全咨詢委員會,允許民間行業協會參加,充分吸收市場經驗。
參考文獻:
[1]黃振,李蓉,陳照.淺談我國外資并購制度的不足和完善[J].特區經濟,2005.(6).
[2]高連廷.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安全[J].集團經濟研究,2005.8(上半月刊).
[3]冼國明.關于外資并購國有企業若干問題研究[J].管理世界,2002(8).
[4]劉吉.高度關注全球并購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影響[J].中國企業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