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出現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合法合理因素所致,但也有一些合理但不合法的因素,甚至還有少數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素。為此,必須采取“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的方針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問題。
關鍵詞: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成因;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出現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正確看待我國收入差距拉大的現狀,科學分析形成這種拉大趨勢的成因,并提出科學合理解決方法,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有著巨大意義。
一、中國當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現狀
2007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06年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各地區的“城鄉收入差”比上一年擴大500元以上,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的收入差距比上一年拉大462元,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收入差距拉大545元。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間,城鎮居民中10%最高收入組與10%最低收入組的收入之比從4.6倍上升到9.2倍,擴大了1倍。最近,中國勞動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2—2006年,全國在崗職工工資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差距不盡合理,部分行業及企業普通職工工資增長緩慢。其中行業工資差距問題尤為突出。2000年,行業最高人均工資水平是行業最低人均工資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這些數據所反映的,正如人們普遍所感到的那樣,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仍在進一步擴大。
二、中國當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成因
從我國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看,主要是一些合法因素所引起的問題,但也一些合理但不合法的因素在起作用,還有少數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素在影響著社會和諧。
主要是合理又合法的原因造成了收入差別擴大。一是由于誠實勞動中努力程度和辛苦勞動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別。改革開放后,新的體制機制使“懶人”和“勤快人”的收入差異明顯擴大。二是由于個人秉賦和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別。三是由于生產要素占有狀態、水平的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別。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每個社會成員在資金、不動產、乃至家族關聯、社會人脈等方面也是千差萬別的,由此會帶來收入(如利息、房租等)高低不同,并且可能形成“代際傳承”和“自我疊加”的關系。四是由于機遇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別。市場態勢變動不居,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可能由于個人機遇不同而結果大相徑庭,甚至有人好運好到一夜暴富,有人“壞運”壞到血本無歸。例如,炒股、彩票中獎等就是如此。
有一些合法但不盡合理的因素造成了收入差別擴大。一是由于地理、戶籍等因素而形成的收入差別。東西部地區的人們因所處地理位置不同,環境條件各異,從而形成了地區性收入差別。農村居民由于戶籍限制,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福利和保障。二是由于體制因素而形成的收入差別。一些不合理的體制性“明規則”往往會造成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擴大。例如, 壟斷行業職工的收入明顯高于非壟斷行業。對于由于這些原因帶來的收入差距盡管合法,但不盡合理,影響社會公正,不利于社會穩定,需要加以調整改進。
有些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素也引起了收入差別擴大。一是由于現行體制以實際形成而不被追究、或暫時不被追究的“潛規則”而造成的收入差別。這大體上相當于人們常說的“灰色收入”。二是由于偷稅制假、貪污腐敗等犯罪行為而形成的收入差別。這大體相當于人們所說的“黑色收入”,與違法逃脫稅款、權錢交易、賄賂舞弊、走私販毒等犯罪現象相關聯,一般數額巨大。這種因素形成的高收入,既不合理,更不合法,民憤極大,我們必須予以堅決打擊。
造成我國社會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多數是合理的,也有利于調動社會成員的勞動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發展。但有些造成收入差距擴大的因素雖合法但不合理,需要進行調整;有些因素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必須堅決予以遏制。
三、中國當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對策
2006年以來,黨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問題。概括地說,就是十個字——“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重視解決提高廣大農民收入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建立農民增收減負的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要努力擴大就業,健全最低工資制度、完善普通勞動者工資增長機制,努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
“擴中”,就是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應通過提高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適當提高勞動力成本、加強對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鼓勵創業、加強對公民合法財產的保護等多種措施,讓更多的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不斷擴大中等收入者隊伍。
“調高”,就是有效調節過高收入?!罢{高”,不是簡單的“抽肥補瘦”,也不是“殺富濟貧”,而是要通過稅收等方式對過高收入進行有效調節,使其一部分財富通過稅收等形式交給國家,用于二次分配。這從整體上有利于社會和諧,從長期看對高收入者也是有利的。
“打非”,就是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主要是對通過以權謀私、官商勾結、走私販私、假冒偽劣等違規、違法行為獲得巨額財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對這些非法收入要堅決取締和打擊,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保困”,就是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使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上得起學、看得起病。
同時,還要重視發展慈善事業。通過建立相關法律,鼓勵先富起來的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財富分配中的作用,促進民間自愿捐贈活動,吸納社會資金幫助困難群體,緩解貧困,縮小差距,推動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