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業中,營運資金貫穿著企業活動的全過程,是企業整體資金運作的支撐。然而在現實中,營運資金往往是企業資金鏈中最薄弱的環節,企業營運資金管理中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從資金的管理、政策以及風險方面來分析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資金管理;風險分析;資金效率
一、營運資金問題的現狀分析
1.營運資金的概念界定
廣義理解,營運資金是指企業的全部流動資產總額。包含了企業所有流動資產,即企業一定時期持有的現金和有價證券、應收和與預付賬款及各類存貨資產等。狹義的理解,營運資金是指企業的流動資產總額減去各類流動負債后的余額,也稱凈營運資金。它并不特指某項資產,而是一個差額。
2.營運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流動資金不足。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流動資金短缺的情況,面臨著營運資金風險。作為社會資源的一種體現,資金包括流動資金的緊缺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種流動資金的緊缺狀況已經超出了理性的極限。
營運資金低效運營。流動資金周轉緩慢,流動資產質量差,不良資產比重較大。應收賬款數量普遍高,且相互拖欠情況比較嚴重,平均拖欠時間增長。
營運資金管理弱化?,F金管理混亂。流動性最強、獲利能力最低是現金資產的特點?,F金過多或不足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部分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機構不健全、財務人員短缺,沒有制定合理可行的最佳現金持有量,編制現金預算,并采取有效措施對現金日常收支進行控制。應收賬款控制不嚴,資金回收困難。很多企業業務收入的連年增長并沒有帶來利潤的持續增長,主要原因就是同期應收賬款數額增長的比例更大,而且賬齡結構越來越趨于惡化,經營凈現金流量持續為負。
二、營運資金的有關政策
創建期的財務政策。由于創建者創建初始的行業經驗和管理經驗還有待積累,企業沒有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企業總體的價值較低。而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者總是青睞高價值的企業,對低價值企業會采用非常嚴厲的歧視政策,因此,創建期的企業缺乏通暢的籌資渠道。
成長期的財務政策。當企業平穩度過創建期并步入成長期時,產品的定位與市場滲透程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企業此時仍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壓力。一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配合快速發展的市場,另一方面因貨款未及時回籠也會致使資金缺口的出現。因此,在本階段,管理者需制定恰當的財務政策以保證企業盡快成長起來。
成熟期的財務政策。入成熟期的基本標志是企業的市場份額較大在市場中的地位相對穩固營風險相對較低。處在成熟期初期的產品銷售仍在增加,但增長速度減慢,直至停止,隨后出現緩慢下降趨勢.該階段,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降低產品成本,充分發揮經營杠桿的作用。同時,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質量的控制制度,嚴格產品成本控制標準,保證產品在質量和成本上的競爭優勢。由于成熟期產品能為企業產生大量穩定的現金流量,這就能為企業處在開發期及引入期產品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平衡了在不同生命周期期間上產品的資金需求,減少了企業財務風險。
分化期的財務政策。企業在成熟期之后,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其一,企業不思進取,沒有及時調整業務、增加新產品或新業務,使得原有的核心業務孤立無援,企業業務量逐漸遞減。其二,企業為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盲目進行投資,倉促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或者領域,由于缺乏行業經驗和該行業的管理知識,最終導致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將企業推向破產。這兩種情況都會使企業過早地夭折。其三,企業在清晰的戰略指導下,盤點自己的核心能力,通過合理的資本運作,獲取企業利潤增長的核心資源,將企業導入新的成長曲線,企業將進入更加輝煌的青年和壯年時期。
三、營運資金的風險管理
1.企業營運資金風險的種類
現金的收付風險?,F金收付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循環中,無法按時收回到期貨款或無法及時償還到期債務的可能性。應收賬款的信用風險,客戶拖欠的風險、客戶賴賬的風險、客戶破產的風險、不同付款方式造成的外貿信用風險。存貨的資金占用風險,存貨管理中的資金占用風險是指企業擁有存貨時因價格變動、產品過時、自然損耗等原因而令存貨價值減少的可能性。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帶來的財務危機。
2.營運資金風險的管理措施
構建健全有效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建立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控制機制。企業需做好財務風險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四、營運資金的管理
第一,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分析。賒銷業務、資金拖欠造成企業資金不到位,影響了現金流。產品適銷不對路、大量積壓,使流動資金變成了死滯資金?!皞鶆真湣比找娉林?,企業資金日益緊張。銀行監管力度不夠,使付款單位無理拒付有機可乘。集團企業存在銀行開戶多、貸款多、資金沉淀多、資金集約管理程度低的問題。盲目興辦企業,加劇全社會的資金緊張。
第二,應收賬款變現困難問題分析。催討不力,法律時效期過期,使企業壞賬損失增加。力堵源頭,預防應收賬款變為難收賬款。收貨手續不清,增加收款難度。收款手續職責不明,造成款項不翼而飛。把關不嚴,后果自負。張冠李戴,適銷不對路。銷售人員信口開河,企業無法兌現承諾。質量出問題,貨款無法收回。
第三,存貨管理不善問題分析。忽視存貨賬齡問題,造成超儲積壓。存貨分類不合理,沒有將外協加工件及自制半成品分開核算管理。存貨數量的確定沒有完全按照永續盤存制。存貨的價值及成本流轉沒有按照一定的方法管理。缺少定期稽核。
參考文獻:
[1]盧占風:《論營運資金政策》[J].經濟論壇,2008.
[2]吳媛媛:《芻議企業營運資金管理》[J].管理實踐,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