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廣東省GDP增長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變化的實證分析,得出了有關廣東省GDP增長與廣東省金融機構短期貸款余額和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的聯系。
關鍵詞:廣東省GDP;信貸規模;DF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
一、引言
金融機構信貸數量對于廣東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廣東省GDP從1990年的1471.84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35696.46億元,而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也相應地由1990年的1209.21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30655.65億元,變化如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金融機構信貸數量與GDP的增長存在密切的關系,兩者的增長具有一致的趨勢。
近幾年國家把金融機構信貸額度控制作為了一種貨幣政策手段,通過調節銀行的信貸資金數量來調整市場中的流通貨幣數量以達到宏觀經濟調控的目的。
研究廣東省GDP增長與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數量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廣東省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和政策實施效果的預測。
二、數據選取
本文把信貸資金劃分為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由于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性質和用途不同,所以它們對GDP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這里選取1990—2008年廣東省金融機構人民幣短期貸款余額和長期貸款余額作為解釋變量。數據來自于中國金融年鑒。數據處理及分析運用Eviews5軟件。
三、單位根檢驗
用DF檢驗法對廣東省1990—2008年GDP、短期貸款余額和中長期貸款余額的平穩性進行檢驗。結果表明,GDP與中長期貸款余額是二階單整的,即經過兩次差分處理之后是平穩的;而短期貸款余額是一階單整的。檢驗結果如表1。
平穩性檢驗的結果說明了廣東省GDP的變動與中長期貸款余額的變動很有可能具有相同的趨勢,也即是說廣東省GDP的增加值△GDP與中長期貸款余額的增加值△longloan可能存在協整關系。相對來說,短期貸款余額的變動比較平穩,利用短期貸款余額變動預測和解釋GDP變動可能不太理想。
四、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可以判斷變量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關系,通過協整檢驗的時間序列變量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通過Johansen檢驗,廣東省GDP增加值△GDP與中長期貸款余額的增加值△longloan存在一個協整關系,結果如表2。
接下來估計△GDP與△longloan的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為了使協整方程有更好的經濟學解釋意義,這里估計ln△GDP與ln△longloan的向量誤差修正模型。通過估計得出的誤差修正項即ln△GDP與ln△longloan的協整關系為:
ln△GDP=4.89+0.38ln△longloan
對協整方程的殘差序列進行DF平穩性檢驗,結果證明殘差序列是平穩的,說明ln△GDP與ln△longloan的協整方程性狀良好。
五、結論
通過對廣東省GDP增長與廣東省短期和中長期貸款余額變化關系的實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短期貸款余額相比較GDP和中長期貸款余額穩定,GDP的變化受短期貸款余額的變化影響不太明顯。
2.中長期貸款余額與GDP的增長有較明顯的相同趨勢變化,中長期貸款余額是解釋GDP增長的一個有力變量
3.廣東省中長期貸款余額年度增加值△longloan與廣東省△GDP年度增加值△GDP之間的彈性關系約為0.38,即中長期貸款余額年度增加值△longloan每增加1%可以帶來GDP年度增加值△GDP增加0.38%。
參考文獻:
[1]張曉峒: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