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同年齡段的學生相互協助解決兩人之間或小組成員之間的爭端,這一做法在許多西方國家的學校中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它改變了學生們認識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沖突的方式。相應的變化包括自尊心的加強、聽取他人意見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學習環境的改善,以及強化紀律行為和打架現象的減少。這種能力和技巧還可以用于學校之外的社會環境之中。
目前在我國中小學校,也開始使用同伴調解這個手段來解決學生中發生的矛盾與沖突。同伴調解將成為解決各類矛盾與沖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項獨特手段。
二、同伴調解的概念
所謂同伴調解,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同伴調解規則和學校規章制度為依據,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和沖突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沖突者之間互諒互讓、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制止問題或沖突的進一步發展。
接受過相關培訓的學生擔任調解員解決伙伴間的沖突,如果實施恰當,不但可以使教師擺脫因解決學生之間沖突而耗時的困擾,還能培養學生調解員的生活技巧與能力。
毫無疑問的是,任何年齡的孩子之間都會出現沖突,教師為解決這些沖突,不但費時,而且會耗費大量精力。調解的方案(計劃)確定之后,如果學生自己承擔調解任務,那么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學生既鍛煉了解決沖突的能力,教師也保證了寶貴的授課時間。所以同伴調解是保持學校和諧環境的有效途徑。
三、同伴調解的基本內容
1.同伴調解的任務
(1)領導小組的任務
同伴調解是以授權給學生為基礎的,學生在實施調解的各個階段都起著關鍵作用。組建學生領導小組,需要由有威望的協調人、位受學生信任的教師或專業人員協助。
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包括:①考察同伴調解的基本情況;②了解學校解決爭端的慣例及其獎懲制度;③了解同伴間相互協助的情況;④制定并公布一個簡潔明了的解決爭端的方案,這個方案包括情況發布、人員培訓、模擬訓練,以及效果評估等內容的概要。
領導小組的工作目標是向學校里的各類人員進行教育,讓他們了解承擔一種責任的前景及局限,以期使同伴調解過程成為一種以和睦相處為基礎、綜合性更強的課程。確保獲得校方的承諾與支持,包括學校各部門對實施同伴調解項目承諾(其中既包括教師,也包括管理人員)承擔長期任務,如預備會議、調解技巧練習,以及繼續進行有關暴力行為的調查研究,包括其起因及預防措施。
(2)調解人的主要任務
協調人是各方的聯絡者,其聯系對象包括同伴調解領導小組、學生團體、管理人員、家長,以及校外教育家或專業人員。其主要任務包括:①在學校范圍內建立一個成年人核心小組以實施并模擬實施調解程序;②監督調解人的挑選、培訓,給予鼓勵并聽取匯報;③以訓練有素的調解人身份啟動并推動調解程序;④制定推選和吸收調解人的協議;⑤為具體事件挑選調解人并制定時間表;⑥記錄項目實施情況并通過簡報、網站等定期向各方匯報;⑦跟蹤最新的文獻和調研情況,努力克服學校各部門的抵觸情緒,發展并維護保障性人物及團體的支持,其中包括學生家長。
2.調解人的挑選
首先,調解人的角色應該反映出所代表群體的多樣性,其要素包括文化水平、性別、行為模式、學習情況、社會階層等方面的多樣性。
其次,挑選過程和步驟應公開透明,其中包括他人推薦和自我提名等方式。
再次,要明確調解人的責任,包括不斷學習和提高調解技巧、主動協助召集調解會議,以及幫助指導新加入的培訓人。
最后,應向調解候選人耐心細致地解釋被否定或推遲選定的原因,以避免疏遠候選學生。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調解人工作開始時必須積累一套經驗。由于同伴調解人往往在解決沖突包括談判技巧方面缺乏經驗,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培訓。其方法包括角色扮演、針對具體問題的實習演練等。如果有條件的話,可在校外舉辦訓練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學校日常工作的影響。
3.同伴調解的基本原則
學生調解員是在伙伴發生沖突過程中公正的第三方,并能夠促進沖突雙方互相交流、協商,最終解決問題。學生調解員應該表明他們對解決沖突感興趣,這樣才能保證沖突能公正地得到處理。教師應該告知調解員的權限范疇,一般情況下,調解員和參與者應遵守以下原則:①參與者應該愿意解決問題;②參與者應該講實話;③調解員在處理沖突時,首先是不要有任何打擾地傾聽;④調解員與參與者之間互相尊重;⑤調解員對執行協議要負責;⑥調解員對沖突的情況要保密。
4.同伴調解的適用范圍
同伴調解需要一定的費用支出,包括必要的物質條件、專門的地點和輔助設備,還有培訓、人員協助、工作空間,以及獎勵費用等。
同伴調解是一種需要雙方都主動的過程,同伴調解人并不作出“判決”,而是為避免將來出現問題而努力得出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主管紀律的行政人員應該把解決學生沖突納入其工作程序和方式之中。一般情況下,適用于同伴協調的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謠傳和閑言碎語;②小規模的打架斗毆;③相互騷擾或難于協調的關系;④欺騙和偷竊;⑤課堂內外的爭吵。
較嚴重的問題則需要咨詢專家的意見,并不適于進行同伴調解。這類問題包括性侵犯、暴力攻擊、自殺、吸毒、持有兇器,以及其他違法的行為。
四、同伴調解的步驟
為了使目標得以實現,對于學校中有一些同伴調解的辦法,需要在調解步驟上達成一致。例如,允許每一個沖突者講述事情的經過,然后在解決問題之前,證實情況,討論事情的經過。對參與者的行為規范也應該進行討論,一定要誠實,互相尊重,注重傾聽。
同伴調解的實際程序,即其核心目標是努力把相互指責的過程轉變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同伴調解的步驟如下圖所示:
五、同伴調解的意義
調解過程中一個最主要的內容是沖突的不可判斷性,因為調解的目的不是讓一個學生進行評論或者反對其中一個,而是能促成矛盾雙方的對話并且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當然,首先是各方都應自愿地加入到調解的過程中來。
作為學生調解員,自己解決沖突比成人解決沖突所獲得的發展性優勢要多得多。學生調解員學著解決矛盾的同時會規范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為什么世界上很多學校都采用同伴調解這個手段。同伴調解活動是讓學生自己去調解矛盾并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而且通常調解員是輪流制的。
在國外有許多學校,同伴調解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悉尼的愛立遜公立學校曾開展了一項“同伴創造和平”活動,活動的核心即是“同伴調解”。這一活動的意義包括:一方面,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去解決他們自己的事,這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絕好的鍛煉領導才能的途徑;另一方面,對于學校來說,減少了學生之間的矛盾,創造了友愛的校園環境;而且對于教師來說,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具體做法是學校從高年級挑選一些學生做“調解員”,專門負責調解學生之間比較瑣碎的矛盾

與糾紛,教師則主要是起咨詢和協調的作用,很少直接干預。需要調解的問題則主要是學生之間爭奪教學儀器、諷刺與嘲笑、在運動場發生碰撞,以及諸如“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之類的不友好的言語。學生調解員輪流在校園里值班,發現學生矛盾就及時進行調解。考慮到有些學生不愿公開自己的缺點,學校還專門裝修了一間類似俱樂部的房子,供學生在里面輕松自由地談話與交流。另外,為了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學校還要求教師有意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與同學和平相處。學校提供的資料顯示,自從“同伴創造和平”活動開展以來,學生間的糾紛有80%都是由學生自己解決的,而且效果非常好。
在我國,部分學校也開展了類似的活動,這有助于使學生自己創造一個安寧、和諧、民主的社區。在這個社區里,每個學生都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負責,都有一種堅定的信念——我能在創造和諧社區的工作中做得和別人不一樣。這項活動的核心就是“同伴調解”。
同伴調解方案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協調、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在教室還是在學校,實行同伴調解計劃都將為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提供支持。通過解決沖突,可以讓學生更有信心,相信所有的沖突通過協商的方法都是有可能解決的,這為他們更好地成長、勇敢地解決未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