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學中,總有一些學生不能及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在美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美國優秀教師羅恩·克拉克運用自己的家庭作業管理方式使全班學生做到了每天按時上交各科家庭作業,本文將介紹克拉克的經驗及其啟示。
克拉克所教的學生在課堂紀律、個人修養、學業成績等方面表現都很差,尤其在完成家庭作業方面,“我記得我教第一個班的時候,每天只有幾名學生交家庭作業”。然而就是這樣的學生,在克拉克的教育下,全班學生每天都能完成并準時上交各科家庭作業的狀態持續的最長記錄是62天。筆者認為,這樣良好的教育效果與克拉克要求學生準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的價值追求密不可分。
克拉克不僅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更關注學生如何做人,他努力使學生成為有良好品行的人。克拉克認為,所有學生準時上交家庭作業具有兩方面的個人發展價值。其一,使學生養成準時的好習慣。克拉克談到:“作為成年人,我們常常要受最后期限、截止日期和必須準時的約束;我們得在某個日子前付清賬單;還得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我在跟學生們談到他們的作業和對他們的要求時,會盡量把這個道理講給他們聽,那就是:作業是學生工作的一部分。我想讓他們從小就成為準時的行家里手。”其二,使學生具有責任心。克拉克所教的第一個班每天只有幾名學生交家庭作業,對此他從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入手改變現狀。“我知道我必須采取一些手段,教他們更有責任心。我發給每個人一小張藍色的紙片,并且告訴他們,第二天如果誰不把它交回來,放學以后就要留校一個小時。這主意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但我這么做有我的道理,因為我必須用某種方式引起他們的注意,并且以此確保他們每天都完成家庭作業。也許某天的家庭作業就是要求他們還回來一小張藍色紙片,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個關于責任心的訓練”。克拉克在回顧使所有學生持續完成家庭作業的經驗時,再次談到他力圖使那些孩子對自己和他人負起責任。因此,克拉克使所有學生都按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的動機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培養學生的準時品質及責任心則是克拉克對學生提出家庭作業要求的深層動機。
家庭作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能夠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行、人格素養的發展。然而,對家庭作業究竟有什么功能,應該通過家庭作業實現什么樣的目標,中小學教師并不是都有清晰、正確的認識。例如,有些教師認為,布置家庭作業不就是讓學生通過完成家庭作業來鞏固、加深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嗎?甚至有個別教師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只要我布置家庭作業了,那么我就算盡到職責了,學生交不交作業與我無關。這些認識顯然是偏頗的。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小學教師不應該僅僅為了考試成績,才對家庭作業提出要求,而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真考慮家庭作業的功能。
克拉克向學生提出了家庭作業目標:“所有學生的各科家庭作業每天都必須交上來,誰都不能例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如果有誰沒有完成家庭作業,他就要被留堂,放學以后不準走,必須在學校多待一個小時,第二天還要多做作業”。留堂懲罰是克拉克采取的懲罰性鞭策措施,許多學生因為懼怕懲罰而乖乖地上交作業。“第二件事,做一條家庭作業記錄的橫幅。我在教室外貼了一條巨大的橫幅,上邊記錄著全班同學連續完成全部家庭作業的天數。我在上面簡單地寫著:全班所有同學連續完成全部家庭作業_______天。每天檢查完每個孩子的家庭作業之后,我就去修改天數”。不僅如此,克拉克還在學生連續完成家庭作業第十天后,每天為學生做點好吃的東西獎勵孩子。計數激勵是克拉克采取的反饋性、獎勵性激勵措施,它使全班學生有了集體活動、共同奮斗目標,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對學生上交家庭作業起到了正面激勵作用;克拉克對學生的信任及花樣翻新的獎勵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期待,促使每個人盡力完成作業。“第三件事,我充分利用了同學之間的壓力”。計數激勵的實施要靠全班同學共同努力,如果因為一個學生忘了做家庭作業,全班就不得不跟著回到“連續0天”,這樣的后果在喜歡挑戰的班集體中會引起很大的震動,會給違規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對缺乏責任心的違規學生,全班同學還會幫助、教育他。“我看見他們用眼睛瞪他,在午餐的時候責備他,我還看見他們提醒他當天留了什么家庭作業”。
反觀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對于不及時上交家庭作業的學生,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懲罰的重要作用,不敢懲罰學生,懼怕遭到非議。即使對多次不交作業而又屢教不改的學生,有些教師也一味頻繁使用安撫手段,并美其名曰“賞識教育”。教師應該認識到,“凡是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從專業倫理的角度看,無條件地回避懲戒權的使用,不僅不會更‘道德’,相反倒可能是一種有違師德的教育瀆職行為”,因此,對學生的懲罰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一些教師懲罰方式不當、力度不夠。例如,一味地當眾點名批評違規學生,不考慮變換方式、加大懲罰力度,造成了學生的“懲罰疲勞”現象。至于獎賞,一些教師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例如,有的教師認為上交家庭作業是學生的本分,有什么值得獎賞的?另有教師對學生的獎賞僅僅滿足于口頭表揚,方式單一、缺乏新意,對學生起不到有效激勵。其實,教師應該認識到:沒有獎懲就沒有教育;沒有恰當的獎懲就沒有有效的教育。在解決學生上交作業的問題上,教師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著獎懲不清楚的情況,認真查找獎懲效果不佳的原因,并積極探索改進之道。
克拉克了解學生的心理,努力成為關心學生、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這也是促使學生及時完成并上交作業的重要因素。克拉克認為“如果孩子喜歡你這個人,他們就會為你而努力進步”,“孩子們希望知道他們受到了怎樣的關心”,并且依據這兩點付出努力。有一個叫雷蒙德的調皮鬼,常常不服從老師的管束。一天下午,雷蒙德對克拉克說,由于周六和周日兩天他都要參加校籃球比賽,所以不能完成周末作業。克拉克問清了比賽地點,親自去比賽場為他助威,此舉使雷蒙德倍受感動。到星期一上學時,雷蒙德不僅把作業全部做完了,而且做得正確無誤。雷蒙德后來成了一名模范學生,人也變得很有禮貌,而且學習很努力。這種進步的產生只是由于克拉克向他表明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克拉克進一步解釋說:“孩子想知道你在關心他們。在他們愿意付出努力去達到你的要求之前,他們想知道你也愿意為他們付出努力。一旦你這樣去做了,與孩子相處便是一種更容易、更愉快和更有意義的經歷。”
克拉克不僅了解學生的心理,而且不遺余力、想方設法地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了孩子,克拉克每月要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購買書籍、點心等獎品:為了孩子,他堅持己見,不怕引起家長、校長、同事的誤解、恐嚇和威脅;為了孩子,他不是和其他教員一樣到教員餐廳就鋟,而是與孩子們一塊吃午餐;為了孩子,他可以徹夜守在傳真機旁,接收世界各地的來信;為了孩子,他能夠裝扮上千種嗓音,進行模仿性角色朗讀;為了孩子,他可以從事一向討厭做的洗車工作;為了孩子,他可以自始至終觀看孩子們的一場并不重要的球賽……這一切,都源于克拉克對孩子們深情無私的愛!反觀我們的教育,有些教師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只懂得冷冰冰去布置家庭作業,并為學生們不能及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而煩惱,而沒有像克拉克那樣理解、關心、關愛學生。
當然,克拉克在進行集體教育的同時,還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幫助學生及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他明確規定:“家庭作業有任何問題時,打電話給老師,如果老師不在,要留言。”克拉克的這一要求,不僅溫暖了學生的心,而且對學生按時完成并上交作業提供了直接幫助。“重要的是我已經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給了他們,這樣就沒有哪個孩子告訴我,他們沒完成家庭作業的理由是他們沒弄懂了。我不給他們這個機會,因為他們本可以打電話給我”。“克拉克花費了很多時間為我進行個別輔導, 確保我完成每天的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學習成績上去了”。
在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教師都能要求學生上交各科家庭作業。所不同的是,許多教師沒有特意地組織學生使上交家庭作業成為一項集體活動,也沒有利用集體的力量督促個別學生及時上交作業,更沒有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幫助,教育他們按時完成并上交家庭作業。我們的教師應學習借鑒克拉克的做法,并在如何建設班集體、發揮集體力量上進行方法創新,并對沒有上交作業的個別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從而探索一條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解決學生上交家庭作業問題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