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寧夏郵政系統自2006年開展藥品統一配送以來,利用郵政網絡優勢減少藥品流通環節,使全區藥價平均降幅達45%以上,在緩解基層群眾看病貴的同時,實現自身業務發展、醫療機構認可和政府滿意的多贏局面。近日,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來到寧夏郵政公司,對這項惠民工作進行了全面探訪。
提起藥品配送,寧夏郵政公司總經理馬贊福自豪地說:“盡管藥品配送我們剛起步,還面臨許多困難與險阻,但實踐證明我們郵政人是有能力做好這件事的。”
為從源頭上治理藥價虛高的問題,從2006年起寧夏推行藥品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三統一”模式,以寧夏郵政公司為主的5家企業負責全區所有藥品的配送工作。
經過3年的市場歷練,寧夏郵政藥品配送工作已經走在全區五家藥品配送企業前列,在全區藥品配送企業檢查評比中,寧夏郵政以中標藥品倉儲率第一、合同簽訂率第一、付款履約率第一,總分90.5分的好成績,位居全區5家配送企業之首,受到了自治區藥品招標領導小組的表揚,一舉成為區內醫藥配送企業的領軍者。
一切為了藥品配送
在寧夏郵政藥品配送中心,中成藥庫、西藥庫、易串味藥庫、醫療器械庫等庫房標識清楚、藥品擺放整齊、進進出出的取藥的車輛與工作人員來來往往、井然有序。
寧夏郵政積極落實藥品統一配送政策,承擔藥品統一重任,按照自治區藥招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從組織機構、資金保障、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等方面入手,做好、做大、做強藥品統一配送工作。充分發揮郵政三流合一的資源優勢,按照GSP的各項認證標準,完成寧夏郵政藥品倉儲中心的改造,建成了面積2025平方米的倉庫中心,分庫區配備了先進的制冷、保溫、保濕設備和搬運存儲設備,成為具有規模、設施功能較為完善的藥品倉庫。增購藥品配送的專用車37輛,摩托車100輛,配備了相應的保溫設施。隨著業務量不斷增加和大型醫院藥品儲存的需要,在原有倉儲基礎上,改建增加1500平方米倉儲空間和相應設施設備,保證常用大輸液的冬春儲備工作,以滿足各級醫療機構的用藥需求。
到目前為止,寧夏郵政已經擁有一、二、三級中標藥品1412種,日平均采購量80萬,日均完成上百家醫療機構的配送工作,日平均配送額達到百余萬元,為了全面提升藥品配送的經營模式、服務模式和監督模式,寧夏郵政先后投資300萬元開發研制出寧夏醫藥配送信息系統,實現了“藥品入庫-出庫-回款-零售-質量控制”等各環節的全程監管。并與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幾家縣級以上醫院開展信息互聯試點,實現了配送企業與醫療機構、廠商之間的信息無縫鏈接與業務流程對接,有效地提高了服務質量。信息平臺可實現向各監督部門開放,對配送流程環節進行網上監督,提供更方便、更準確、更公平的監督手段。通過高效的信息化水平和優化的操作流程節省了運營成本,減少了企業內損,提高效率,保障藥品供應。
嚴把藥品質量關
小到幾角錢的小藥片,大到成百上千元的針劑,在藥品配送中心,它們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般受到無微不至的關照,在這里,藥品質量高于一切。
從承擔藥品配送工作之日起,寧夏郵政始終把狠抓藥品質量安全問題作為藥品配送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強化工作機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藥品配送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寧夏郵政嚴格按照藥監部門審核要求,通過公開招聘執業藥師、從業藥師和養護人員、配送人員,聘請行業專家,培養和組建了一支在藥品質量管理、藥品經營管理及藥品庫管、養護等方面具有良好業務素質的專業隊伍。同時通過不斷開展各類與醫藥配送相關的培訓,提高員工專業素質。截至目前,共計培訓藥配人員500人次,有58名直接從事藥品采購、倉儲、分揀、運輸等環節的員工接受了自治區藥學會和醫藥協會的上崗培訓,全部考核合格,并獲得上崗證。做到了企業人員培訓率100%,考試合格率100%,持證上崗100%。這一系列舉措首先從人員配置上保證了隊伍的專業化。
由于藥品的保存對于溫度、濕度等要求各不相同,寧夏郵政就著力完善藥品儲存的外部環境與設施。針劑庫、中藥庫、西藥庫、貴重藥品庫、易串味藥庫,每間藥品存儲間都有著嚴格的劃分。為了保證藥品質量,每間庫房都有兩個大功率的空調來調節室內溫度,并且安裝了溫度計以顯示室內溫度。
在藥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保證藥品質量責任大于天,在這里,他們每隔一小時便會對室內溫度進行監測,保證室內的溫度、濕度達標。此外,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對藥品進行養護檢查,防止受潮的藥物外流。
在藥庫,記者被一個現象吸引,在這里,每個藥架都擺放得整整齊齊,但是每個藥架都不會緊挨墻壁,而是與墻壁保留大約10多公分的距離,記者問工作人員,為什么不貼著墻,這樣不是可以節省空間嗎,工作人員笑著告訴記者,一看你就是外行人,緊貼墻壁容易使藥品受潮,還容易落上灰塵,同時墻面出現滲水現象,那么離開墻面一段距離就可以有效避免問題發生。
在藥庫,有一間專門存放對溫度與濕度有極高要求的疫苗、生物制藥的冷藏庫,別看這里空間不大,但它可是嚴格按照藥品冷藏環境規定設計制作的,嚴格控制溫度與濕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的藥品運輸的時候,會被放在特制的冷箱中,有時候還要放入冰塊以保證溫度達到藥品運輸要求,確保藥品在運輸過程中全程有冷鏈。談及冷鏈技術,寧夏郵政可謂十分重視,藥配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許多生物制品的配送需要低溫方式運輸,我們放棄傳統的泡沫箱運輸方式轉而選擇技術難度相對較大的冷鏈保溫箱,就是要將藥品安全質量做到萬無一失。雖然采用冷鏈保溫箱,企業的自行運作會面臨前期投入大、運作成本高、專業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但是為了百姓用上放心藥,這樣做是值得的。
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有這樣一組數據,清晰地記錄了寧夏郵政藥配工作取得的成績:寧夏郵政公司承擔了全區869家醫療機構的藥品配送和937家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的配送工作,配送覆蓋率達100%;藥品倉儲入庫品種達到了1430種,平均計劃配送率達82%;醫用耗材入庫品種達到了280個品規,平均計劃配送率達90%以上;全區藥價平均降幅達到 45%以上,每年讓利于百姓3億元。3年時間,寧夏郵政藥品配送工作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名不見經傳到藥配行業的領軍者,經濟效益穩步提升,社會贊譽好評如潮。
由于寧夏郵政獨特的網絡優勢,相比其他配送企業而言,在同樣的配送工作中,配送經營成本顯著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更多便民服務內容,配送到村級衛生室,送到農民手中,這些是其他配送企業沒有辦法做到的。此舉既提高了配送量,使網絡的利用率最大化,又增加了服務內容,提高了企業形象。
承擔藥品配送工作以來,寧夏郵政以服務民生高于一切為宗旨,兢兢業業地工作,足跡遍布寧夏的山山水水,以實際行動改變著百姓“看病貴”的現狀。走進村級衛生室,在這里來買藥的農民絡繹不絕,聽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里的藥吃著放心、買著便宜,就在家門口,都是郵政局的車給我們送來,特別信任”。
在鹽池縣八岔梁村衛生室,負責人王建功告訴記者,這里的農民收入低,有什么就害怕有病,去縣里的醫院看病、買藥就要好多錢,所以好多村民有點頭疼腦熱的就隨便買點藥,自己治,藥的質量也沒什么保證,現在好了,自從郵政的車根據我們的需求給我們定期送藥,周圍的農民再也不用像原來一樣,害怕買假藥,買貴藥。周圍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都是告訴記者現在他們買藥有保障,心里踏實。
在城市,百姓買到的也是平價藥,“來銀川出差患了重感冒,治療的費用僅是北京的1/4。臨上飛機前,我特意來買些常用藥帶回去。”銀川市新華街一家藥店內,從北京來的王斌談及寧夏藥價羨慕不已,他的同伴還將計劃裝土特產的行李箱騰出1/3,換成了常備藥。在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記者看到郵政工作人員正在將一箱箱藥品搬下車,藥劑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郵政自從給我們配送藥品以來,只要我們一個電話,藥品一定是準時送到,質量過硬,我們放心,特別是現在他們還給我們配送醫療器械,長期的合作讓我們感到了寧夏郵政的真誠,他們是實實在在為百姓在做事。
三年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寧夏郵政用自己的執著與堅定,在藥品配送的道路上沖出重圍,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在百姓的心中留下了“綠色郵政真心為民”的光彩。
如今,新的使命在召喚,新的目標在前方,寧夏郵政高擎“服務民生、福祉百姓”這面大旗正在豪邁地向前、向著“建設大郵政”的戰略目標繼續激情地拼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