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期是由投擲類教學設計與其他類三篇優秀教學設計組成。投擲類教材由于場地與安全的限制,已經趨向于實心球與輕物投擲,也日益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如本期的“助跑投擲實心球”,表現出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對原有技術的重組與延伸,其實也是一種思想回歸,讓我們不禁想起了壘球、標槍。本期還有四篇優秀的教學設計是由于專題的原因沒有能夠及時刊出,放在年終一并呈現給大家。其中“迎面接力跑”的教學設計一定會給大家思考教學設計帶來啟發。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自練能力,讓學生在自我運動參與和創新中,體驗運動、創造和合作的樂趣。通過“激趣導人、實踐與體驗、身心調整”為主線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營造活躍、有序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團結互助的崇高精神,從而建立學生間和諧的人際關系,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拋擲實心球是發展全身各部位力量,特別是增強腰腹部力量非常有效的手段。本課選用助跑雙手頭上擲實心球作為范例,正是考慮到該動作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身的協調用力,有著很高的鍛煉價值。本課從足球的擲界外球入手,引出本課的主教材,再在學習范例——助跑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基礎上,設計了選擇性投擲、擲遠練習、趣味性投擲、自創拋擲方法等練習方法來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并采用小組自主選擇探究學習的組織形式來保證課的目標的實現。
三、學生情況分析
從以往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大多不喜歡上投擲課,一是嫌器械又臟又重,二是嫌練習的形式單調乏味。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采用了多種趣味性投擲以及自創拋擲方法等練習手段,從而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練習積極性,提高了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與耳聞能詳的日常生活實踐相聯系,讓學生感到親切、熟悉、容易接受,再通過設疑、討論、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些都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
四、課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全身協調用力。
教學難點:助跑與拋球的動作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