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通過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學習,使95%的學生了解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方法,熟悉球性,提高主動參與排球活動的興趣。
2.使85%的學生初步掌握排球的正面雙手墊球技術。
3.鍛煉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速度等身體素質。
4.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
5.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精神,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一)身心準備階段(8’)
1.課堂常規
2.熟悉球性練習
做法:拋、拍、繞身體轉球等活動。
3.移動練習
做法:接不同方向來的地滾球及空中球。
重點:排球的準備姿勢
(二)探究學習階段(8’)
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圖表,分組學習并模仿練習:
問題(1);墊球的手型是怎樣的?
解決方法:
①讓學生描述并示范
②對照圖板,兩同伴間互相檢查糾正。
動作要領:
插:判斷來球,手臂迅速插入球下。
夾:手臂插入球下時,兩手臂要夾緊伸直。
提:擊球時,兩腳向前上方蹬地并抬臂、提肩、送臂,身體重心前移。
問題(2):手臂是直的還是彎的?
解決方法:①師問:墊擊平面是怎樣形成的?
生答:夾臂,壓腕(教師可啟發:兩前臂該怎樣?手腕要怎樣?)
⑦師問:下壓手腕時,你的手臂還能彎曲嗎?
讓學生嘗試練習,互相檢查,將球放在手腕下壓的手臂上,松手,球滾下來一證明直臂。
問題(3):手臂觸球的部位在哪里?
解決方法:
①生答:前臂腕關節以上10cm處
②同伴之間,互相將皮筋套于對方的觸球部位處。
目的:1.明確觸球部位,并起到提示作用。
2.促進手臂夾緊,形成墊擊平面。
(三)實踐體驗階段(12′)
步驟:1.墊擊固定球練習
①教師請學生一起示范,讓學生套上皮筋(明確觸球部位),模仿練習3-4次。
⑦提高要求:持球學生將球的高度降低到腰部以下,膝關節以上部位,墊球同學要做出明顯的插手于球下的動作,完成一插(手)、二夾(臂)、三壓(腕)、四送(臂)的完整動作模仿,教師和同學一起示范,讓學生練習5—6次。
2.對拋墊球
①兩人之間相距2m,一拋一墊。(5次)
②教師巡回指導,個別糾正。
③集體糾錯:墊球時機。
對比練習:
a.球下落到胸部墊球一球往背后走
b.球下落到腰部墊球一球上下動
c.球下落到腰部以下墊球一球向前走
結論:墊球的時機要掌握好。
④讓學生出來展示。
標準評價:
a.拋球同學要拋得到位
b.墊球的同學要動作準確,拋得到位
⑤加大距離,一拋一墊。
兩人之間相距3米,練習5次。
⑥集體糾正錯誤動作:糾正直著腿墊球。
對比練習;
a.屈膝蹬地墊球
b.直著腿墊球
結論:運用下肢蹬地的力量,上下肢協調配合,能將球墊遠。
⑦拋墊球比賽
比一比:誰最先完成3次墊球。
⑧拓展練習:
學生自由組合,兩人或多人合作,相距2—3m,做對墊練習。
(四)身心放松階段(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