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的健康素質的教育,學校是開展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場所,中小學健康教育課作為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課程,已經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中小學校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種種原因,健康教育仍然是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最薄弱環節之一,現實中還存在不少制約其發展的不利因素,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切實推進學校健康教育和諧、快速的發展。
一、制約當前學校健康教育的問題
1.課程設置存在誤區
在國家《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中小學校每周要開設0.5課時的健康教育課,但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中卻沒有安排健康教育課的課時。從學校層面上看,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教師來擔任此課程的教學,更有不少學校根本就沒有開設健康教育課,特別是部分初中學校問題更加嚴重。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把體育課改為“體育與健康”課。根據三維健康觀,新課程改變過去按運動項目劃分課程內容和安排教學時數的框架,重新構建體育課程的內容體系,但實質上它是以體育為核心來改造體育課,而不是體育與健康教育兩門課程的結合,健康教育的內容僅包含了與體育相關的部分,所以,學校健康教育的完整內容根本無法包含在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之中。
在基礎教育學段,健康教育師資嚴重缺乏是不爭的事實。在中等或高等師范的教育專業設置方面,沒有面向中小學健康教育的師資培養,有些中小學校即使開設了健康教育課,其任課教師都是其他學科的教師所兼職。同時,我國高等師范院校對體育專業學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知識的傳授還不夠重視,在“體育與健康”課中不少體育教師是不能勝任健康保健知識的教學的。
3.課本等教學資源嚴重不足
在2006年以前,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基本都配備健康教育教材和教案,不少地區的學生還配備了健康教育課本,而近年來江蘇省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科書目錄規定的中小學生使用的教材范圍中,就沒有健康教育課本,即使有些學校還在開課,也是使用以往的老教材。健康教育課本、教材等教學資源的不足,是新時期影響健康教育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4.校醫、保健教師的工作量嚴重超標
目前,不少學校由校醫或保健教師兼職健康教育課。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校衛生保健人員應按1:600配備。但實際情況是,目前各地學校衛生保健人員配備都嚴重缺編,如某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財政收入很好的縣其缺編率為48.80%,至于經濟落后地區其缺編率則更高。由于缺編缺口太大,致使不少校醫和保健教師的工作量嚴重超標。他(她)們不僅承擔著學校衛生保健、教學衛生監督、學生常見病防治等工作,而且還擔任著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健康教育宣傳和青少年紅十字會以及計劃生育等工作,致使他們沒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健康教育的教學教研中。嚴重制約了健康教育課開設的質量和效果。
5.健康教育教師的資格認定和職稱評定受限
目前,各中小學校在教師編制上,還沒有健康教育教師編制。有些教師過渡為專職教師后,其健康教育教師資格無法認定。在當前上級部門制定的“學教一致”的政策下,許多健康教育教師職稱無法評定,致使許多教師在開展健康教育等工作中的積極性受到挫傷,感到前途渺茫,也有部分教師因資格認定和職稱評定的問題無法解決而不愿從事此項工作,從而再返回其他教師崗位。
6.有關部門及學校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級有關部門和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部分地區的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情況督查視導不力,沒有具體的措施和獎懲制度;不少學校對開展健康教育認識不足,認為可有可無,更有甚者,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弄虛作假等等,所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促進學校健康教育發展的對策
1.中小學校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應盡快明確規范
健康教育課是事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門重要課程,在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強,通過在學校進行健康教育后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將對他們一生的行為和身心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一個學生還能夠帶動一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積極向上的衛生文明程度。因此,要落實學校的健康教育課,就一定要在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中保證健康教育課的課時。那種把健康教育采取分散、滲透的方法,如,把健康教育分散到體育、生物、科學等課程之中,滲透到平時的各科課堂教學環節之中,沒有一定的規范要求,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具體的課時保證等做法,只能是使健康教育更加邊緣化,其結果只能是一句空話、流于形式。
2.中小學校健康教育師資的培養要統籌安排
上級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學校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設立健康教育教師編制,充實和提高健康教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保證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順利的開展。高等師范院校應設立學校健康教育專業,進行專業培訓,為基礎教育階段開展健康教育提供師資保證。在當前的高等體育教師教育的課程體系中,應重視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設置,以保證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實施健康教育、勝任獨立的健康教育課程。各市、縣教育局教研室應配備健康教育教研員,定期開展備課、觀摩、評比、教學研討和培訓等工作,以提高健康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3.中小學校健康嫩育教師的資格認定和職稱晉升要得到保障
教師資格的認定及職稱晉升涉及到教師的切身利益,對教師做好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權威的導向性和促進性。上級有關部門要建立學校健康教育學科教學質量的督導考核制度,要解決好學校健康教育教師的資格認定和職稱晉升工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確保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穩定與提高,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去。另外,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既要考慮到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相互滲透,還要考慮到建立健康教育的獨立教學實驗體系,以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的各自功能,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教育課程與教學體系。
4.中小學健康教育的教材等教學資源必須給以保證
學校健康教育教材、教具等的缺乏,已嚴重制約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影響了健康教育的質量。業務主管部門要科學、系統地編制中小學健康教育的教學計劃、標準要求及教材等,配備輔助教材、配套課件及教具,小學、初中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有連貫性,學生可以循環使用健康教育教材,以確保健康教育課規范有序地開展。
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就是教會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知識與理念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之中。我們堅信,只要各級有關部門加大對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針對學校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及時開展健康教育效果的督導與評價,中小學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將迎來一個科學發展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高愛鈺.潘勇平.張欣.2006年北京市東城區中小學健康教育情況調查中國校醫雜志.2008,6(22):390-392
2.顧淵彥.王敬浩.鄒玉玲.等中日兩國體育、健康課程及教師教育比較研究,中國期刊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