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國庫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主要問題
(一)內控手段設計滯后于制度建設
近幾年,人民銀行一直把制度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健全完善會計內控制度。如:總行自2005年起陸續制定的《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基本制度》、《國庫會計管理規定》、《國庫資金風險管理辦法》等,從不同角度具體規范了國庫會計行為,是各級國庫實施內部控制的依據。但由于沒有配套設計出科學先進的內控手段,一些制度規定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如:《國庫會計核算業務操作規程》中規定:“調入、收回或領用重要空白憑證時,國庫根據‘重要空白憑證領用單’將重要空白憑證起訖號碼輸入國庫會計業務系統進行控制,記收入賬,……調出、使用或銷毀時,國庫根據實際消耗的重要空白憑證起訖號碼輸入國庫會計業務系統,記付出賬”,但國庫會計核算系統中一直沒有該項功能,各級國庫只能靠手工登記簿和定期檢查來控制;《國庫資金風險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各級國庫應通過管理或技術手段實行新增用戶雙線管理,由國庫部門負責人確定或系統維護人員設置用戶,經國庫會計主管確認、授權后生效”,但國庫會計核算系統中仍然采取國庫會計主管設置用戶、自動生效的傳統方式。
(二)內控手段以人工操作為主,缺乏系統控制
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內控管理活動不能與會計核算系統中的數據資源有機結合,只能通過單項的人工控制或輔助記載來完成,內控活動與會計核算行為被人為隔離,難免出現內部控制不及時、制度落實不到位現象。如:會計人員加班、暫付款掛賬等需要會計主管審批后辦理的國庫會計重要事項,重要空白憑證的領用、銷號控制,同城票據交換退票處理等,只能通過會計主管記載登記簿或在憑證上簽批等方法進行人為控制,國庫會計核算系統或同城清算系統中沒有實現對相關核算信息的強行控制。
(三)內控管理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現象
會計內控制度中設定了很多手工登記簿,各級行主要依靠記載手工登記簿來實施會計內控活動,但由于手工登記簿種類繁多、記載隨意,各級行普遍存在登記簿記載不及時、不完整、不規范現象。因此手工登記簿只能從表面上反映會計內部控制的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映會計內控的全過程。若過分依賴手工登記簿,很容易使會計內控流于形式。如:有的行偶爾會出現不合理兼崗、代碼混用、一手清等現象,這些違規行為很容易誘發資金風險,但只靠常規檢查、查看登記簿是不會發現的。銀行系統發生的一些資金案件,大都是由于會計活動有章不循、缺乏過程控制而得逞的。
人民銀行會計內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主要原因是會計內控手段單一老化,電子化、系統化程度較低,缺乏科學先進的措施方法。這客觀上為違規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改進人民銀行國庫會計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內控手段設計應與制度建設同步
出臺內控制度首先要考慮其可行性,應同時設計出科學規范的內控手段,確保制度能夠落實到位。假如核算系統不能支持制度規定,就要及時對其升級,通過完善系統功能實現內控要求,使內控手段更加科學合理,可操作性更強。
(二)強化系統控制,提高內控手段電子化程度
建議對國庫會計核算系統進行升級,將部分會計主管的審批由手工登記、簽字改為系統授權控制,并自動記載各種電子格式登記簿。如:在系統中設定正常工作時間,操作員在非正常工作時間登陸系統,必須由會計主管登陸系統進行授權控制;對于暫付款掛賬、暫收款劃出等會計重要事項,必須經會計主管登陸系統進行授權方可辦理;在記載重要空白憑證表外賬務時,通過錄入起訖號碼,實現對重要空白憑證領用、銷號的控制;等等。通過這類措施,切實將內部控制貫穿于會計活動全過程。
(三)利用各種手段,強化過程控制
各級行應把控制會計活動過程作為內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切實提高內控管理工作質量。一是實行嚴格的權限管理和崗位責任制,通過系統控制和密碼管理,嚴格界定崗位職責,完善內控制約機制,嚴防業務處理“一手清”;二是分管行長、各級監督檢查部門要經常組織突擊檢查,實地察看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三是盡可能在會計工作場所安裝監控系統,對會計活動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將監控記錄作為考核評價和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作者:張勇,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濱州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