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就全球應對金融危機達成多項共識
4月2日,G20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在倫敦舉行。在本次峰會上,與會領導人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資和加強金融監管等全球攜手應對金融經濟危機議題達成多項共識。
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G20領導人同意為IMF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總額1.1萬億美元資金,其中IMF規模將擴大至現在的3倍,由2500億美元增加到7500億美元,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國家。與此同時,IMF將增發2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分配給各成員,以增強流動性,并向發展中窮國傾斜。為促進貿易以幫助全球經濟復蘇,G20領導人同意在未來兩年內提供2500億美元用于貿易融資。此外,G20領導人同意還將為區域性的多邊發展銀行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貸款支持,用來幫助發展中窮國。
在加強金融監管方面,G20領導人認為有必要對所有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實施監管和監督,并首次把對沖基金置于金融監管之下。信用評級機構和企業高管薪酬也在監管之列,而會計準則和金融企業資本金要求有必要完善。G20領導人還同意對拒不合作的“避稅天堂”采取行動,并準備實施制裁。
在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方面,G20領導人決定,新建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取代現在的金融穩定論壇,其成員將包括G20所有成員、金融穩定論壇現有成員、西班牙和歐盟委員會。新的金融穩定委員會的地位將得到強化,并與IMF一道對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上的風險實施監測,發揮預警作用。IMF和世界銀行也將實施改革并賦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更大的發言權。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將打破由美歐分別執掌的慣例,今后負責人的選任將改為任人
此外,G20領導人一致承諾,保持貿易和投資開放,抵制保護主義。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問題上,G20領導人表示,仍致力于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信守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承諾。此次峰會還要求IMF通過出售黃金為發展中窮國在未來2~3年內提供60億美元資金。
G20領導人強調,各國在實施經濟刺激措施時應致力于實現可持續性復蘇,并朝著綠色經濟邁進。各方重申解決氣候變化的威脅,并致力于在年底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就后京都時代的溫室氣體減排安排達成協議。
美國公私聯手消化“有毒資產”
3月23日,美國財改部長蓋特納宣布了一項幫助金融機構剝離不良資產(俗稱“有毒資產”)的計劃。這是奧巴馬政府為恢復信貸流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步驟。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也參與了這一行動。
對于住房抵押貸款關聯證券等問題債券,根據蓋特納的計劃,財政部將動用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資金中的750億~1000億,和私人投資者組成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將由私營投資公司管理,財政部擔當合作投資者。在大多數情況下,私人投資者出1美元,財政部就出1美元,雙方共擔盈虧。
對于問題貸款,蓋特納發動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以貸款形式,為購買這些資產提供多達85%的資金。剩余的15%,私人投資者每出1美元,政府最多可出4美元。
美國政府否決兩汽車巨頭整改方案
3月30日,美國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的重組計劃未獲通過,美國政府勒令兩大巨頭改進方案。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天發表講話,要求通用汽車在60天內、克萊斯勒汽車在30天內制訂新重組計劃。奧巴馬在講話中直接提出,這兩家公司可能需要一個全新開始,政府將不會避諱使用破產重組的方法,讓它們浴火重生。在美國政府要求下,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瓦格納被迫正式離職,以換取政府對通用汽車的資金扶持。而克萊斯勒汽車已經按政府要求和菲亞特達成一項全球聯盟框架協議,從而滿足了申請60億美元聯邦政府貸款的要求。
同時,奧巴馬公布了新的救援汽車業措施。新計劃主要包括四項措施:其一,加速政府購車款償付,其二,政府通過商業貸款支持工具、與金融企業直接協商等方式,增加購車貸款發放量;其三,國內收入署將向購車者退稅,意味著今年購車的每名美國人可享受數百美元車輛購置稅退稅,最后,政府將和國會合作,想辦法補貼淘汰舊車換新車的國民。
美聯儲斥巨資收購債券
3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推出一系列旨在調整政策重心的重大舉措:在維持聯邦基金利率處在歷史最低點——零至0.25%區間不變的同時,動用上萬億美元購買國債和抵押貸款相關債券。其中購買房產抵押債券及機構債券共計8500億美元,未來6個月購買長期國債3000億美元,以解凍信貸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經濟復蘇。
美聯儲大規模經濟刺激的措施,被一些樂觀的經濟學家稱為“開閘放水”,即窮其所有把經濟拉出下行漩渦。這一決定已促使金融市場產生好轉跡象:投資者反應熱情,紐約三大股指迅速上揚。有專家認為,如果這一措施能達到預期目標,加上即將啟動的刺激消費和企業支出的項目進展順利,美國經濟明年將大大好轉。
本質上,美聯儲是在通過“印鈔票”來增加信貸供給量。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此也直言不諱,表示在即將失去降息空間時,只能充分發揮“印鈔機”的功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刺激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