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喜愛吃的龍蝦(Red Swamp Crayfish 或 Red Swamp Crawfish)是通過蛻殼實現生長的,幼蝦脫離母體后,很快進入第1次蛻皮,換上柔軟多皺的新皮,并迅速吸水增長。龍蝦由幼體到成體共需蛻皮11次。龍蝦堅韌的外殼,就是通過一次次脫皮實現的。
很多人可能不甚清楚,龍蝦在每次脫皮過程中,卻要冒極大的生命危險,因為脫皮后的龍蝦非常柔軟,是海里面狗鯊、鰩魚和鱈魚最常捕食的對象,龍蝦經過幾次脫皮后,就具備了抵抗上述敵人的能力(成年龍蝦的主要天敵是人類)。
我們發現,龍蝦為了練就一身抵抗天敵(主要是海中的魚類)的本領,必須完成11次脫皮過程,只有在完成一次又一次脫皮、實現身體質的變化后,龍蝦才能成長。
而為了達成這個成長目標,龍蝦必須冒一次又一次生命危險,在明知存在可能隨時葬身魚腹風險的情況下,龍蝦仍堅持自己蛻變的理念,朝著自己的目標挺進。
毫無疑問,在眾多龍蝦蛻變的過程中,到底有多少因蛻變而成為天敵美食的無人知曉,相信絕不是少數,否則那些天敵何以為繼?
其實,龍蝦成長過程與企業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其發展過程都是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由簡單經營到跨國發展。但是,在成功企業發展過程,無論是轉型還是還是壯大,每走一步都存在變量和風險。就以目前很多OEM代工企業及外貿企業轉為內需企業為例,在轉型過程中不僅存在陣痛,而且具有很大風險。
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面對大陸龐大市場,是不是因為存在風險就拒絕轉型呢?對某些企業來說,不轉型固然可以生存,但是,不轉型就難以快速發展;很多企業也可能擔心轉型失敗,若因擔心失敗而不去轉型,這樣的企業肯定會受到局限。
轉型是OEM代工企業和外貿企業面臨的客觀現實,企業可以選擇回避,也可以選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