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也許注定是聯想歷史上不太平靜的一年。新年的鐘聲還未走遠,聯想系列重組方案已經在1月8日迫不及待地出臺,這樣的「開年」似乎是聯想的某種預示。
兩洋高管為最差業績下課
為了安全過冬,在聯想2009年1月8日發布的重組文件中,最重要的是聯想集團將原本獨立運營的大中華及俄羅斯區與亞太區合并為一個大區,稱之為亞太和俄羅斯區(APR),而這部分業務總負責人由原大中華及俄羅斯區總裁陳紹鵬擔任,亞太區業績約占聯想全球約13%,是聯想當下收入最小的地區。
因此,原本從戴爾挖來的亞太總裁麥大偉被勒令下課,而2007年從微軟挖來、領導美洲大區銷售的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美洲區總裁Scott DiValerio也將同時離開聯想。除此外,聯想還準備全球裁減包括經理級、高管約2500個崗位,留下的高管在2009年期間薪酬與福利也會降低30%至50%。
在聯想中國區員工眼中,這兩位外來的「和尚」被取代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兩個地區業績表現不佳,「無論是新產品的推行、毛利率的把控還是區域戰略的執行都不到位。」
「聯想需要為投資者,更重要的是為他們自己做些事情。聯想未能在美國等主要的消費者市場擴大份額令人失望,也暴露出了內在的問題。」摩根大通分析師郭曉說。
一直以來,聯想內部多種不同公司、不同背景高管的文化整合被視為其國際化征程的重要問題。原來留下的IBM美國人,從戴爾挖來的CEO阿梅里奧帶來的戴爾人、日本大和實驗室研發團隊的日本人加上與不同國家當地人的磨合有很多問題,聯想在最高層和區域高管間布置的熟悉聯想業務流程的人水平參差不齊,而可以派往他國的中國本土高管明顯不足,這也是造成有些地區戰略執行不到位,業績增長緩慢的原因所在。
當然,亞太、美國高管的下課也足以表明楊元慶要下狠心治理業績落后的區域,購并后引入的新高管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土不服問題。
新財年還將困難
2009年,也許是聯想國際化征程最為困難的時刻,歐美市場因為金融危機導致低迷,加上聯想的海內外新品推出速度不及惠普、戴爾、宏碁,而新年伊始,除了公司重組削減成本外,還沒有其它利好消息出來。聯想當下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影響到所有人的經濟挑戰。不久前,IDC已經降低了對整個IT行業的預測,調低約10%,這也表明,嚴峻的形勢將在2009年整個一年繼續影響整個PC產業。由此,可以想象,2009年4月1日開始的聯想新財年還將是楊元慶的艱難一年。
(中國經營報)